“汀洲下鳧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汀洲下鳧雁”全詩
不可無寒蘆,汀洲下鳧雁。
分類: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碧蘆潈》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碧蘆潈》是宋代詩人曾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風吹拂桃花與李花之間的小路,
學語的鳥兒互相呼喚。
但愿這片碧綠的蘆葦不會消失,
汀洲上的野鴨和雁鳥飛落其中。
這首詩詞通過以春風、桃李花、鳥語、寒蘆、汀洲、野鴨和雁鳥等自然景物為表現對象,展現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和自然界的和諧共生。
詩中的春風蘊含著溫暖、活力和希望,它吹拂著桃李花開,代表著新生和生命的回歸。學語的鳥兒相互呼喚,象征著自然界中各種生物之間的交流和共享。詩人希望碧綠的蘆葦能夠永遠存在,表達了他對自然環境的珍視和保護的愿望。最后一句描述了汀洲上的野鴨和雁鳥降落在蘆葦叢中,展示了自然界不同物種之間的共存與互動。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景象,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和諧共生的向往。詩中的碧蘆、汀洲、野鴨和雁鳥等形象鮮明,給人以美好的意境感受。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淡泊清雅的審美情趣。
“汀洲下鳧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 lú zong
碧蘆潈
chūn fēng táo lǐ qī, xué yǔ niǎo xiāng huàn.
春風桃李蹊,學語鳥相喚。
bù kě wú hán lú, tīng zhōu xià fú yàn.
不可無寒蘆,汀洲下鳧雁。
“汀洲下鳧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