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綠槐陰御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記得綠槐陰御路”全詩
記得綠槐陰御路,萬人辟易繡鞍來。
分類: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道逢王左丞不及避謝之二首》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道逢王左丞不及避謝之二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曾幾。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黃童白叟趁虛回,
左轄車前撥不開。
記得綠槐陰御路,
萬人辟易繡鞍來。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在道路上遇到官員王左丞,但卻未能避讓的情景。詩中描繪了黃童(即道路上的小販)和白叟(即老人)乘虛而入,希望能避開王左丞的車輛,但卻無法成功。作者回憶起過去綠槐樹下涼爽的御道,曾經有許多人騎著華麗的鞍馬,前來迎接重要的官員。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在道路上遇到王左丞的情景,表達了一種對社會階級差異和人情冷漠的思考。黃童和白叟代表著普通百姓,他們希望能夠避讓官員的車輛,但卻被無視和排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反映了宋代社會中的等級制度和官員的傲慢態度。
詩中的綠槐樹和繡鞍象征著過去皇室的榮耀和繁華,描述了官員們受到熱烈歡迎的場景。與此同時,與黃童和白叟相比,他們的地位和權力使得他們能夠自由地穿行于道路之間,無需擔心遭遇阻礙。
整體上,這首詩詞通過對社會現象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社會不公平和人情冷漠的感受。它呈現了一個對權力和地位的反思,同時也探討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描寫,展示了宋代社會的一面,讓讀者思考社會中的不公和人性的冷漠。
“記得綠槐陰御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o féng wáng zuǒ chéng bù jí bì xiè zhī èr shǒu
道逢王左丞不及避謝之二首
huáng tóng bái sǒu chèn xū huí, zuǒ xiá chē qián bō bù kāi.
黃童白叟趁虛回,左轄車前撥不開。
jì de lǜ huái yīn yù lù, wàn rén pì yì xiù ān lái.
記得綠槐陰御路,萬人辟易繡鞍來。
“記得綠槐陰御路”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