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公送荔枝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年公送荔枝來”全詩
千里人從閩嶺出,三年公送荔枝來。
玉為肌骨涼無汗,云作衣裳皺不開。
莫訝關情向尤物,厭看綠李與楊梅。
分類: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福帥張淵道送荔子》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福帥張淵道送荔子》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曾幾。這首詩以福建福州的官員張淵道送荔枝為背景,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對福州特產荔枝的贊美之情。
中文譯文:
豈無重碧實瓶罍,
難得輕紅薦一杯。
千里人從閩嶺出,
三年公送荔枝來。
玉為肌骨涼無汗,
云作衣裳皺不開。
莫訝關情向尤物,
厭看綠李與楊梅。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福州的官員張淵道送來的荔枝,表達了作者對這種福州特產的贊美之情。詩中還融入了作者對遠方友人的思念和對荔子的珍惜之情。作者通過描寫荔子的色澤、口感和品質,表達了對張淵道送來的荔子的喜愛和感激之情。
賞析:
詩的開頭兩句"豈無重碧實瓶罍,難得輕紅薦一杯"描繪了荔子的色澤和珍貴性,以重碧、輕紅來形容荔子的外觀,表達了作者對荔子的贊美。接著,詩中提到千里迢迢送荔子的張淵道,強調了他的友情和情誼。"千里人從閩嶺出,三年公送荔枝來"表達了張淵道長途跋涉、三年如一日送來荔子的情義。
接下來的兩句"玉為肌骨涼無汗,云作衣裳皺不開"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形象地描繪了荔子清涼爽口的特點。這種描述使人聯想到食用荔子時的美妙感受,增強了讀者對荔子的向往之情。
最后兩句"莫訝關情向尤物,厭看綠李與楊梅"表達了作者對荔子的珍貴和獨特之處的認可,同時也表達了對其他水果的厭倦之情。通過對荔子的贊美和對其他水果的厭倦對比,凸顯了荔子在作者心中的地位和價值。
整首詩通過對荔子的描繪和對張淵道送荔子的贊美,展現了作者對友情和美食的熱愛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福州的向往和對荔子的珍視之情。這首詩以其簡潔明快的語言和鮮明的意象,展現了宋代文人對美食和友情的情感追求。
“三年公送荔枝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ú shuài zhāng yuān dào sòng lì zi
福帥張淵道送荔子
qǐ wú zhòng bì shí píng léi, nán de qīng hóng jiàn yī bēi.
豈無重碧實瓶罍,難得輕紅薦一杯。
qiān lǐ rén cóng mǐn lǐng chū, sān nián gōng sòng lì zhī lái.
千里人從閩嶺出,三年公送荔枝來。
yù wèi jī gǔ liáng wú hàn, yún zuò yī shang zhòu bù kāi.
玉為肌骨涼無汗,云作衣裳皺不開。
mò yà guān qíng xiàng yóu wù, yàn kàn lǜ lǐ yǔ yáng méi.
莫訝關情向尤物,厭看綠李與楊梅。
“三年公送荔枝來”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