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竟日把書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能竟日把書看”全詩
未辦深藏豹林谷,不妨時到虎丘山。
秋來千頃境絕麗,老矣北窗人極閒。
忽見題名在塵壁,馀生那得許堅頑。
分類: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游虎丘》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虎丘》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曾幾。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誰能竟日把書看,
蕩槳扶篷十里間。
未辦深藏豹林谷,
不妨時到虎丘山。
秋來千頃境絕麗,
老矣北窗人極閑。
忽見題名在塵壁,
余生那得許堅頑。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游覽虎丘山的情景,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贊嘆以及對書籍的鐘愛和追求知識的渴望。詩中通過描繪秋天的美景和自己的生活狀態,表達了對時光的流逝和年老的感慨,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于人生的思考和對于個人價值的追求。
賞析:
這首詩詞以游覽虎丘山為主題,以自然景色和個人感慨交織展開。首節寫到了作者渴望能有時間整日沉浸在書籍中的愿望,但是現實中卻需要應付瑣事,只能在十里之間劃船探訪山水之間的美景。這里展現了作者對于知識和學問的向往,以及對于生活瑣事的無奈。
接下來的兩句寫到了作者未曾到達虎丘山深藏的豹林谷,但并不妨礙他時常前往虎丘山游玩。這里虎丘山被描繪為一處自然景觀,代表著對自然之美的追求和欣賞。
第三節描繪了秋天的景色,以千頃境絕麗來形容,表達了作者對秋天景色的贊美。接著,他通過描述自己年老、北窗人極閑的狀態,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年老的感慨。
最后兩句詩中,作者忽然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在塵壁上的題刻,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的名字被人遺忘或是他的作品在塵封中被發現,引發了對于余生的思考。他認為余生已經不多,不再有時間實現自己的堅持和執著,因此提出了反問句:“余生那得許堅頑”,表達了對于人生價值的思考和對于個人努力的渴望。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個人感嘆,表達了對于知識、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對于時光流逝和個人價值的關注。
“誰能竟日把書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hǔ qiū
游虎丘
shuí néng jìng rì bǎ shū kàn, dàng jiǎng fú qióng shí lǐ jiān.
誰能竟日把書看,蕩槳扶筇十里間。
wèi bàn shēn cáng bào lín gǔ, bù fáng shí dào hǔ qiū shān.
未辦深藏豹林谷,不妨時到虎丘山。
qiū lái qiān qǐng jìng jué lì, lǎo yǐ běi chuāng rén jí xián.
秋來千頃境絕麗,老矣北窗人極閒。
hū jiàn tí míng zài chén bì, yú shēng nà de xǔ jiān wán.
忽見題名在塵壁,馀生那得許堅頑。
“誰能竟日把書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