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似留賓鄭驛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未似留賓鄭驛中”全詩
家釀篘成玉池水,檻花移得錦薰籠。
已將故事來招我,不著新詩去惱公。
從此溪南溪北路,桃蹊一任雨繁紅。
分類: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鄭顧道招賞瑞香》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鄭顧道招賞瑞香》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曾幾。以下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城底處沒有春風,
不像留賓的鄭驛中。
家中釀酒篘成玉池水,
花欄移來錦薰籠。
已經將故事來招我,
不寫新詩去煩憂公。
從此溪南溪北的路上,
桃蹊上任雨紛紛。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名叫鄭顧道的人招待客人的情景。詩人首先描繪了山城底部沒有春風的景象,與留賓處的鄭驛形成對比。然后,詩人描述了家中釀酒所用的篘(一種竹器)制成的玉池,將花欄移至其中,形成了錦薰籠,表達了主人對客人的熱情款待。詩人提到自己已經聽到了關于鄭顧道的故事,并被邀請前去,但他并不想寫新的詩去打擾這位主人。最后,詩人描述了從此以后,無論是溪南還是溪北的路上,都會有桃花紛紛綻放的美景。
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感相結合的方式,展示了主人對客人的熱情待遇和友誼之情。山城底部沒有春風,與留賓處的鄭驛形成鮮明的對比,凸顯了主人的獨特之處。家中的玉池和錦薰籠象征著主人的熱情與美好,給人一種溫馨而宜人的感覺。詩人表達了主人邀請自己的心意,但因為不想打擾主人而不愿寫新的詩作。最后,描繪了溪南和溪北的桃花盛開的美景,給人以春意盎然的感覺。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感的描寫,展示了友誼和熱情的美好,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主人的尊重和理解。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這首詩給人以愉悅和溫暖的感受,讓讀者感受到了友情和自然之美。
“未似留賓鄭驛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ng gù dào zhāo shǎng ruì xiāng
鄭顧道招賞瑞香
shān chéng dǐ chǔ bù chūn fēng, wèi shì liú bīn zhèng yì zhōng.
山城底處不春風,未似留賓鄭驛中。
jiā niàng chōu chéng yù chí shuǐ, kǎn huā yí dé jǐn xūn lóng.
家釀篘成玉池水,檻花移得錦薰籠。
yǐ jiāng gù shì lái zhāo wǒ, bù zhe xīn shī qù nǎo gōng.
已將故事來招我,不著新詩去惱公。
cóng cǐ xī nán xī běi lù, táo qī yī rèn yǔ fán hóng.
從此溪南溪北路,桃蹊一任雨繁紅。
“未似留賓鄭驛中”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