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簾垂晝景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簾垂晝景長”全詩
一枝藤倚壁,六尺簟敷床。
門掩人聲寂,簾垂晝景長。
跏趺便終夕,端不負茲堂。
分類: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坐進堂》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坐進堂》
朝代:宋代
作者:曾幾
茅宇凈掃地,
竹爐深炷香。
一枝藤倚壁,
六尺簟敷床。
門掩人聲寂,
簾垂晝景長。
跏趺便終夕,
端不負茲堂。
中文譯文:
茅草的小屋掃得干干凈凈,
竹爐里散發著濃郁的香氣。
一條藤蔓依靠在墻壁上,
六尺長的簟子鋪在床上。
門關上后,屋內靜悄悄,
簾子垂下來,陽光長時間投射進來。
盤腿坐下,便久久不動,
真正體會了這堂屋的意義。
詩意和賞析:
《坐進堂》是宋代曾幾的一首詩詞,表達了對簡樸生活和內心寧靜的追求。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寧靜而幽雅的生活場景。詩中茅宇凈掃地,竹爐深炷香,展現了作者對簡樸生活的向往。茅宇和竹爐都是樸素而自然的象征,傳遞出一種返璞歸真的意境。
藤蔓倚壁,簟子敷床,描繪了居家生活的細節和舒適。藤蔓是自然環繞的象征,簟子則代表著樸素而舒適的床鋪。這些細節展示了作者對簡單生活和舒適環境的追求。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靜謐的氛圍。門關上后,人聲寂靜,簾子垂下來,陽光通過簾子投射進來,形成晝景長。這一描寫表達了居家的安寧與恬靜。
最后兩句“跏趺便終夕,端不負茲堂”,表達了作者希望長時間坐著,不辜負這個居所的意愿。跏趺是一種打坐的姿勢,表示作者愿意在這個安寧的環境中靜心思考,感受生活的美好。
整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作者渴望簡樸生活和內心寧靜的情感。它呈現了一種返璞歸真、追求心靈自由的生活態度,同時也激發人們對于安寧居所和寧靜內心的向往。
“簾垂晝景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uò jìn táng
坐進堂
máo yǔ jìng sǎo dì, zhú lú shēn zhù xiāng.
茅宇凈掃地,竹爐深炷香。
yī zhī téng yǐ bì, liù chǐ diàn fū chuáng.
一枝藤倚壁,六尺簟敷床。
mén yǎn rén shēng jì, lián chuí zhòu jǐng zhǎng.
門掩人聲寂,簾垂晝景長。
jiā fū biàn zhōng xī, duān bù fù zī táng.
跏趺便終夕,端不負茲堂。
“簾垂晝景長”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