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試頭綱一餅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更試頭綱一餅茶”全詩
卻因社日治聾酒,得醉春時近眼花。
著僂施朱俱愜當,吹風洗雨但驚嗟。
酴釄芍藥垂垂發,更試頭綱一餅茶。
分類: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次曾宏甫社日賞海棠吳守宅且試新茗韻》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曾宏甫社日賞海棠吳守宅且試新茗韻》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曾幾。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一樹深深地主家,
外邊誰復見秾華。
卻因社日治聾酒,
得醉春時近眼花。
著僂施朱俱愜當,
吹風洗雨但驚嗟。
酴釄芍藥垂垂發,
更試頭綱一餅茶。
譯文:
一棵高大的海棠樹深深地扎根于主人的家中,
外面的人又能看到它妖嬈的花朵嗎?
然而,正因為社日(社交的日子)要舉辦酒宴,我戒絕了酒,
卻在春天時因近視而感到眼花繚亂。
身著朱紅衣裳的人們都心滿意足地享受著宴會,
吹來的風和洗過的雨只會帶來驚嘆聲。
美酒和芍藥都逐漸展現出它們的美麗,
我更嘗試了一片新鮮的茶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社交場合,主人家中的海棠樹盛開著美麗的花朵。然而,詩人因為要遵守社交禮儀,在社交聚會中戒絕了酒,但卻在春天時因近視而感到眼花繚亂。這反映了詩人對身體上的困擾,以及社交場合中的矛盾與無奈。
詩中描繪了社交場合中的歡樂和繁華景象,通過著僂施朱(指穿著朱紅色服飾的人)來表達人們的滿足和愉悅。然而,吹來的風和洗過的雨只會帶來驚嘆聲,可能指的是詩人對自然之美的贊嘆。
詩的最后提到了酴釄(美酒)和芍藥,它們象征著美好的事物。酴釄芍藥垂垂發的描寫表達了美酒與芍藥在春天中的盛放和展現。詩人還嘗試了一片新茶,這可能是在社交聚會中尋求別樣的體驗和享受。
整首詩以社交場合中的海棠花為背景,通過描繪主人家中的景物和自己在其中的體驗,表達了對社交禮儀的矛盾與壓抑,以及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渴望。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現了宋代社交生活的某種復雜性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更試頭綱一餅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céng hóng fǔ shè rì shǎng hǎi táng wú shǒu zhái qiě shì xīn míng yùn
次曾宏甫社日賞海棠吳守宅且試新茗韻
yī shù shēn shēn dì zhǔ jiā, wài biān shuí fù jiàn nóng huá.
一樹深深地主家,外邊誰復見秾華。
què yīn shè rì zhì lóng jiǔ, dé zuì chūn shí jìn yǎn huā.
卻因社日治聾酒,得醉春時近眼花。
zhe lóu shī zhū jù qiè dàng, chuī fēng xǐ yǔ dàn jīng jiē.
著僂施朱俱愜當,吹風洗雨但驚嗟。
tú mí sháo yào chuí chuí fā, gèng shì tóu gāng yī bǐng chá.
酴釄芍藥垂垂發,更試頭綱一餅茶。
“更試頭綱一餅茶”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