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亭崛起最高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新亭崛起最高峰”全詩
恐有謝公留屐齒,為聞摩詰畫屏風。
倚江楊柳自高下,照水杏花能白紅。
正欠渭川千畝竹,清陰分借賴鄰翁。
分類: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三霄亭和韻》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三霄亭和韻》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曾幾。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新亭崛起最高峰,
無數遙岑翠掃空。
恐有謝公留屐齒,
為聞摩詰畫屏風。
倚江楊柳自高下,
照水杏花能白紅。
正欠渭川千畝竹,
清陰分借賴鄰翁。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新亭崛起的景象,這座亭子高聳入云,俯瞰周圍的山巒,山巒連綿不絕,蒼翠一片。詩人擔心這里可能有謝公(指謝安)留下的屐齒,正為了聽到謝公的文辭和摩詰(指法律詰問)時的聲音而觀賞畫屏風。詩人倚著江邊的楊柳,仰望著高低起伏的江面,映照在水中的杏花呈現出純白和鮮艷的紅色。詩人感到遺憾的是這里缺少像渭川一樣千畝竹林,但是他可以在鄰翁的庇蔭下感受到清涼宜人的氛圍。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亭子、山巒、楊柳、江水和杏花等景物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感悟和情感表達。詩人以新亭的崛起為起點,表達了對山巒的敬畏之情,山巒連綿不絕,翠綠一片,給人以壯麗的視覺感受。詩人提到謝公留下的屐齒,表達了對歷史名人的敬仰之情,希望能夠借助畫屏風來感受謝公的聲音和智慧。接下來,詩人以倚江楊柳為切入點,描繪了江水和杏花的美景,江水波光粼粼,杏花白紅交織,給人以柔美的感覺。最后,詩人表達了對渭川千畝竹林的向往,雖然現實中缺少,但他可以在鄰翁的庇蔭下感受到清涼宜人的氛圍,展現了對清幽環境的向往和珍惜之情。
整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自然之美和歷史文化的熱愛,同時也表達了對理想環境的追求和向往之情。
“新亭崛起最高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n xiāo tíng hé yùn
三霄亭和韻
xīn tíng jué qǐ zuì gāo fēng, wú shù yáo cén cuì sǎo kōng.
新亭崛起最高峰,無數遙岑翠掃空。
kǒng yǒu xiè gōng liú jī chǐ, wèi wén mó jí huà píng fēng.
恐有謝公留屐齒,為聞摩詰畫屏風。
yǐ jiāng yáng liǔ zì gāo xià, zhào shuǐ xìng huā néng bái hóng.
倚江楊柳自高下,照水杏花能白紅。
zhèng qiàn wèi chuān qiān mǔ zhú, qīng yīn fēn jiè lài lín wēng.
正欠渭川千畝竹,清陰分借賴鄰翁。
“新亭崛起最高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