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息門邊問字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太息門邊問字誰”全詩
三黜本因元佑學,一飛合在中興時。
忽驚地下修文去,太息門邊問字誰。
猶想泉臺有新作,郊原小雨欲催詩。
分類: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挽韓子蒼待制》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挽韓子蒼待制》
朝代:宋代
作者:曾幾
佩聲曾到鳳凰池,
不盡胸中五色絲。
三黜本因元佑學,
一飛合在中興時。
忽驚地下修文去,
太息門邊問字誰。
猶想泉臺有新作,
郊原小雨欲催詩。
中文譯文:
挽韓子蒼待制
曾經佩戴嘉禾聲的我曾來到鳳凰池,
卻不能完全傾訴內心里五彩的思緒。
三次黜落原因源自元佑學,
一次飛黃騰達則是在中興之時。
突然驚覺地底修文離去,
在太息門邊詢問誰在書寫文字。
仍然期待泉臺上有新的作品,
鄉野間的小雨將促使我寫下詩篇。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曾幾所創作,題目為《挽韓子蒼待制》。詩人通過自己的感嘆和思考,表達了對韓子蒼待制的挽詞。
首先,詩人提到自己曾到過鳳凰池,但他無法將內心深處五彩繽紛的情感完全表達出來。這里的鳳凰池象征著美好和靈感的源泉,而五色絲則代表著豐富多彩的思緒和情感。詩人意味深長地表達了他內心世界的豐富和復雜。
接著,詩人提到了韓子蒼待制。韓子蒼是宋代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他曾因元佑學被三次黜落,但后來在中興時期重新得到了重用。這里表達了對韓子蒼經歷的肯定和贊賞,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自己的期待和希望,希望自己能像韓子蒼一樣在逆境中崛起。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突然驚覺地下修文離去,他來到太息門邊詢問誰在書寫文字。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對自身才華的自省和懷疑,他在追問自己是否還有機會在文學創作上有所作為。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創作的渴望和期待,他仍然希望能夠在泉臺上創作出新的作品。而郊原小雨則象征著時機的來臨,催促著詩人去創作。整首詩詞流露出對文學創作的熱愛和對自身才華發展的渴望,同時也展示了對歷史人物的敬佩和對時機的渴望。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身和歷史人物的思考,以及對創作的期待,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對于文學創作的追求。
“太息門邊問字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hán zi cāng dài zhì
挽韓子蒼待制
pèi shēng céng dào fèng huáng chí, bù jìn xiōng zhōng wǔ sè sī.
佩聲曾到鳳凰池,不盡胸中五色絲。
sān chù běn yīn yuán yòu xué, yī fēi hé zài zhōng xīng shí.
三黜本因元佑學,一飛合在中興時。
hū jīng dì xià xiū wén qù, tài xī mén biān wèn zì shuí.
忽驚地下修文去,太息門邊問字誰。
yóu xiǎng quán tái yǒu xīn zuò, jiāo yuán xiǎo yǔ yù cuī shī.
猶想泉臺有新作,郊原小雨欲催詩。
“太息門邊問字誰”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