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關自作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非關自作疏”全詩
無因浮左蠡,況復度匡廬。
政以相望遠,非關自作疏。
夢成飛鳥去,千里不躊躇。
分類: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又二首》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是宋代曾幾創作的《又二首》。以下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又二首》
一紙寢丘書,
僧窗屢卷舒。
無因浮左蠡,
況復度匡廬。
政以相望遠,
非關自作疏。
夢成飛鳥去,
千里不躊躇。
譯文:
再寫兩首詩
一紙寫滿床上的書,
僧人的窗戶不斷卷起。
無法浮動左蠡湖,
何況又要離開匡廬。
政務使我與他相隔甚遠,
并非因為我自己寫了請辭書。
夢中成為飛鳥飛離,
千里之遙無所遲疑。
詩意:
這首詩以自嘲的口吻表達了作者的心境和處境。作者自稱是曾幾,他通過詩歌表達了對政務繁忙生活的厭倦和對離開塵世的渴望。
詩中的“一紙寢丘書”指的是床上堆滿的文件,形容作者的政務繁忙。而“僧窗屢卷舒”則描繪了僧人的窗戶反復卷起,暗示了僧人與塵世的隔絕。
作者表達了自己渴望擺脫政務束縛、遠離塵世的心愿。他表示無法像浮在左蠡湖上的船一樣自由地漂浮,更別說離開匡廬(意指離開官府,塵世的束縛)。
作者認為政務使他與遠方隔絕,而這并不是因為他自己寫了請辭書,而是外在的原因。這里體現了作者對政治權力的無奈和對遠離政務的渴望。
最后兩句詩中,作者以夢境中成為飛鳥飛離的方式,表達了自己離開塵世、追求自由的決心。他表示即使飛離千里之遙,也不會猶豫不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對政務繁忙的艱辛和對離開塵世的向往。通過對政務與自由的對比,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掙扎和對自由生活的渴望。
詩中運用了意象豐富的描寫,如“一紙寢丘書”和“僧窗屢卷舒”,將作者的憂愁和對塵世束縛的感受具象化。
最后兩句詩以夢境中成為飛鳥的情景作為象征,表達了作者對自由與遠離的渴望,并展示了他堅定的決心。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表達了作者對自由和追求理想的向往,具有一定的抒情色彩,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非關自作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u èr shǒu
又二首
yī zhǐ qǐn qiū shū, sēng chuāng lǚ juǎn shū.
一紙寢丘書,僧窗屢卷舒。
wú yīn fú zuǒ lí, kuàng fù dù kuāng lú.
無因浮左蠡,況復度匡廬。
zhèng yǐ xiāng wàng yuǎn, fēi guān zì zuò shū.
政以相望遠,非關自作疏。
mèng chéng fēi niǎo qù, qiān lǐ bù chóu chú.
夢成飛鳥去,千里不躊躇。
“非關自作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