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倚下松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徒倚下松門”全詩
層崖抱林木,有寺藏蔥蒨。
出船步危磴,蔭密頗索轉。
上到金仙家,緣空列臺殿。
修篁掛縣溜,坐覺炎暑變。
老僧曉經論,言語何貫穿。
引我上高閣,闌干俯江面。
寥寥百里內,山水盡奇觀。
誰謂羈旅中,所見皆所愿。
汀洲白鳥聚,井邑青煙散。
樂此暮忘歸,疏鐘起巖畔。
徒倚下松門,尚怪舟人喚。
分類:
《蒼溪山寺》文同 翻譯、賞析和詩意
《蒼溪山寺》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文同。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蒼溪山寺
正午風色高,遂泊蒼溪縣。
層崖抱林木,有寺藏蔥蒨。
出船步危磴,蔭密頗索轉。
上到金仙家,緣空列臺殿。
修篁掛縣溜,坐覺炎暑變。
老僧曉經論,言語何貫穿。
引我上高閣,闌干俯江面。
寥寥百里內,山水盡奇觀。
誰謂羈旅中,所見皆所愿。
汀洲白鳥聚,井邑青煙散。
樂此暮忘歸,疏鐘起巖畔。
徒倚下松門,尚怪舟人喚。
譯文:
在正午的風色高處,我停泊在蒼溪縣。
層崖環抱著茂密的樹木,有一座藏匿在其中的山寺。
走出船只,踏上危崖石階,茂密的陰影讓人迷失方向。
登上金仙家的殿臺,依山而建,俯瞰江面。
修竹垂掛在縣溜(溪流)旁,坐下感受炎熱的變化。
一位老僧早晨講經論道,言語深入人心。
他引導我登上高閣,站在欄桿上俯瞰江面。
廣闊的百里之內,山水景色盡顯奇觀。
誰說在旅途中,所見皆是愿望的實現。
汀洲上白鳥群聚,井邑中青煙散去。
我陶醉其中,忘卻了歸途,疏疏的鐘聲從巖石旁響起。
我只是倚著松門,卻仍然感到船人的召喚。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蒼溪山寺的一段經歷。詩人正午時分到達蒼溪縣,在層崖間看到了一座藏匿在樹林中的山寺。他登上殿臺,俯瞰江面,感受到了山水的壯麗景色。在這里,他遇到了一位老僧,聽他講解經論,引導他登上高閣,欣賞江面的美景。百里范圍內的山水景色讓他感到驚嘆,他覺得在旅途中所見到的一切都是自己所期望的。在汀洲上,白鳥聚集,井邑中的青煙散去,給他帶來了寧靜和忘卻。最后,他靠在松門旁,但仍然能感到船人呼喚他離開。
這首詩以蒼溪山寺為背景,通過描繪山水景色和與老僧的對話,表達了詩人在這個地方尋找到的寧靜和忘卻。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展示了大自然的壯麗和美麗,同時也表達了對禪修和宗教的向往。整首詩以平實自然的語言寫就,《蒼溪山寺》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文同。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蒼溪山寺
正午時風色崇高,便停泊在蒼溪縣。
層崖環抱著林木,藏有一座蔥翠的寺廟。
下船步行危崖石梯,陰涼密處曲折轉彎。
登上金仙家,依空列著殿臺。
修竹垂掛在縣溜邊,坐下感受炎熱轉變。
老僧黎明時講經論道,言辭如何貫通?
引我上高閣,欄桿前俯瞰江面。
遙遠百里間,山水盡顯奇觀。
誰說旅途中,所見皆是所愿?
汀洲上白鳥聚集,井邑中青煙散去。
陶然忘歸去,疏疏鐘聲響巖畔。
我只倚在松門旁,仍怪舟人呼喚。
譯文:
在正午時分,風景特別美好,于是停泊在蒼溪縣。
層巒疊嶂環繞著茂密的林木,其中藏有一座郁郁蔥蒨的寺廟。
離開船只,踏上險峻的山崖石階,涼爽而幽暗,彎曲而轉折。
登上金仙家的殿臺,依山傍水,列成一排。
修竹垂掛在溪流旁,坐下感受酷暑的變化。
黎明時分,一位老僧講經論道,語言如何貫穿?
他引領我登上高閣,站在欄桿前俯瞰江面。
在百里之遙,山水景色盡顯奇觀。
誰言旅途中,所見皆是所愿?
汀洲上白鳥聚集,井邑中青煙散去。
心情愉快地忘記歸去,疏疏的鐘聲從巖石旁響起。
我只是倚靠在松門旁,依然聽到舟人的召喚。
詩意和賞析:
《蒼溪山寺》描繪了詩人在蒼溪山寺的一段經歷。詩人在正午時分到達蒼溪縣,發現了一座隱藏在茂密林木中的寺廟。他踏上險峻的山崖石階,感受到樹蔭的濃密和迷人的曲折。登上金仙家的殿臺,俯瞰江面。修竹垂掛在溪流旁,坐下來感受酷暑的變化。一位老僧在黎明時分講經論道,他的言語深入人心。老僧引領詩人登上高閣,站在欄桿前俯瞰江面。百里之內,山水景色盡顯奇觀。詩人認為旅途中所見的一切都是他所期望的。汀洲上,白鳥聚集,井邑中的青煙散去。詩人陶醉其中,忘記了歸去,疏疏的鐘聲從巖
“徒倚下松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āng xī shān sì
蒼溪山寺
zhèng wǔ fēng sè gāo, suì pō cāng xī xiàn.
正午風色高,遂泊蒼溪縣。
céng yá bào lín mù, yǒu sì cáng cōng qiàn.
層崖抱林木,有寺藏蔥蒨。
chū chuán bù wēi dèng, yīn mì pō suǒ zhuǎn.
出船步危磴,蔭密頗索轉。
shàng dào jīn xiān jiā, yuán kōng liè tái diàn.
上到金仙家,緣空列臺殿。
xiū huáng guà xiàn liū, zuò jué yán shǔ biàn.
修篁掛縣溜,坐覺炎暑變。
lǎo sēng xiǎo jīng lùn, yán yǔ hé guàn chuān.
老僧曉經論,言語何貫穿。
yǐn wǒ shàng gāo gé, lán gān fǔ jiāng miàn.
引我上高閣,闌干俯江面。
liáo liáo bǎi lǐ nèi, shān shuǐ jǐn qí guān.
寥寥百里內,山水盡奇觀。
shuí wèi jī lǚ zhōng, suǒ jiàn jiē suǒ yuàn.
誰謂羈旅中,所見皆所愿。
tīng zhōu bái niǎo jù, jǐng yì qīng yān sàn.
汀洲白鳥聚,井邑青煙散。
lè cǐ mù wàng guī, shū zhōng qǐ yán pàn.
樂此暮忘歸,疏鐘起巖畔。
tú yǐ xià sōng mén, shàng guài zhōu rén huàn.
徒倚下松門,尚怪舟人喚。
“徒倚下松門”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