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剎隱高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危剎隱高阜”全詩
登臨賞秋杪,笑傲樂公余。
野外景入畫,坐中歡可書。
重城已嚴鑰,歸馬尚踟躕。
分類:
《秋盡日陪諸友登白佛閣》文同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秋盡日陪諸友登白佛閣》
朝代:宋代
作者:文同
危剎隱高阜,
孤軒橫碧虛。
登臨賞秋杪,
笑傲樂公余。
野外景入畫,
坐中歡可書。
重城已嚴鑰,
歸馬尚踟躕。
中文譯文:
高聳險峻的寺廟隱匿在山巒之上,
孤獨的軒榭橫臥于碧空虛幻之間。
登上高樓賞析深秋的盡頭,
笑傲地享受著閑暇的時光。
野外的景色如同畫卷一般,
坐在室內可暢情地書寫。
城門已經嚴加守衛,
回歸故鄉的馬卻仍猶豫不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季將盡的日子中,詩人與朋友們一同登上白佛閣,欣賞著秋天的景色。白佛閣位于險峻的山峰之上,古寺隱匿其中,給人一種高遠的感覺。孤獨的軒榭橫臥于碧藍的天空之間,給人一種虛幻的感覺。
詩人在登臨高樓之際,盡情地欣賞著即將結束的深秋景色。他以豪邁的心態笑傲著,享受著與朋友共度的快樂時光。野外的景色如同畫卷一般,美不勝收,讓人心生贊嘆之情。而坐在室內,詩人可以盡情書寫對這些景色的感受和想象,感受到一種內心的滿足和快樂。
然而,盡管詩人心情愉悅,但他也透露出一絲憂慮。重城已經嚴加守衛,暗指社會中的權力機構已經變得嚴密和封閉。歸馬尚踟躕,說明詩人對于回歸故鄉的馬仍然猶豫不決。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于現實中的種種局限和束縛的思考,他在歡樂之際也感到了一些憂慮和遲疑。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秋景為背景,描繪了詩人與友人一同登臨高樓的快樂場景,同時也反映了對于現實中種種限制和束縛的思考。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內心感受的訴說,表達了對于自由和快樂的追求,以及對于社會現實的思考。
“危剎隱高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jǐn rì péi zhū yǒu dēng bái fó gé
秋盡日陪諸友登白佛閣
wēi shā yǐn gāo fù, gū xuān héng bì xū.
危剎隱高阜,孤軒橫碧虛。
dēng lín shǎng qiū miǎo, xiào ào lè gōng yú.
登臨賞秋杪,笑傲樂公余。
yě wài jǐng rù huà, zuò zhōng huān kě shū.
野外景入畫,坐中歡可書。
zhòng chéng yǐ yán yào, guī mǎ shàng chí chú.
重城已嚴鑰,歸馬尚踟躕。
“危剎隱高阜”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