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林遙望一門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隔林遙望一門通”全詩
溪山俱在見聞外,臺殿盡藏懷抱中。
像閣罘罳明海日,經幢瓔珞撼天風。
勞生又逐輕舠去,珍重高僧解苦空。
分類:
《題象耳山寺》文同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象耳山寺》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文同。這首詩描繪了象耳山寺的景色和意境,表達了對修行僧人的敬重和對佛法解脫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轉谷索巖路始窮,
隔林遙望一門通。
溪山俱在見聞外,
臺殿盡藏懷抱中。
像閣罘罳明海日,
經幢瓔珞撼天風。
勞生又逐輕舠去,
珍重高僧解苦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象耳山寺為背景,描繪了山寺的景色和氛圍。第一句“轉谷索巖路始窮”,表達了作者穿過峽谷、攀爬崎嶇的山路,到達了象耳山寺的門前,意味著作者的努力和艱辛。第二句“隔林遙望一門通”,描述了從山林之中遠遠望見山寺的門戶,給人一種遙遠而神秘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溪山俱在見聞外,臺殿盡藏懷抱中”,表達了作者身處山寺之中,周圍的溪水和山嶺都在眼前,景色美麗壯觀,但作者的目光超越了這些景色,將目光投射到寺廟的臺殿之中,暗示了作者對佛法的關注和追求。
下面兩句“像閣罘罳明海日,經幢瓔珞撼天風”,描繪了山寺內的像閣,其上的佛像宛如明亮的太陽,經幢上掛滿了華麗的珠寶,隨風搖曳,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這些景象引發了作者內心的震撼和敬畏之情。
最后兩句“勞生又逐輕舟去,珍重高僧解苦空”,表達了作者對修行僧人的敬重和渴望,他們放下塵世的煩惱,追求心靈的解脫。作者希望珍惜和尊重這些高僧,因為他們能夠幫助眾生解脫痛苦和空虛。
整首詩通過描繪象耳山寺的景色和表達作者對佛法的向往,展現了山寺的神秘、莊嚴和超脫塵世的氛圍。同時,詩中也蘊含了對修行僧人的敬重和對苦空解脫的追求,給人以思考生命意義和追求內心平靜的啟示。
“隔林遙望一門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xiàng ěr shān sì
題象耳山寺
zhuǎn gǔ suǒ yán lù shǐ qióng, gé lín yáo wàng yī mén tōng.
轉谷索巖路始窮,隔林遙望一門通。
xī shān jù zài jiàn wén wài, tái diàn jǐn cáng huái bào zhōng.
溪山俱在見聞外,臺殿盡藏懷抱中。
xiàng gé fú sī míng hǎi rì, jīng chuáng yīng luò hàn tiān fēng.
像閣罘罳明海日,經幢瓔珞撼天風。
láo shēng yòu zhú qīng dāo qù, zhēn zhòng gāo sēng jiě kǔ kōng.
勞生又逐輕舠去,珍重高僧解苦空。
“隔林遙望一門通”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