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墾事由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耕墾事由垅”全詩
豈無兒與孫,凍餒實我恐。
地產止數出,財用知幾種。
食肉與衣帛,賢者何言冗。
分類:
《野老》文同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野老》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文同。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野老扶白頭,
In the wilderness, an old man supports his white hair,
耕墾事由垅。
Working on the land, his tasks are determined by the ridges.
豈無兒與孫,
How can he not have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凍餒實我恐。
I fear the cold and hunger that befall him.
地產止數出,
Land yields only a limited amount,
財用知幾種。
Wealth serves various purposes.
食肉與衣帛,
Food, meat, clothing, and silk,
賢者何言冗。
Why would the wise consider them superfluous?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位野老人的生活境遇。他已經年邁,但仍堅持在荒野中耕種,靠著自己的勞動維持生計。詩人表達了對這位老人的關切之情,擔心他可能會遭受寒冷和饑餓的困擾。
在這個詩詞中,作者通過描述老人的生活狀況,展示了社會底層人民的艱辛生活。老人的生計全憑自己的努力和土地的產出,他沒有財富和物質的奢侈,生活簡樸而樸實。詩人用簡潔的語言揭示了當時社會的貧富懸殊和人們在貧困中所面臨的困境。
整首詩詞反映了宋代社會的一種現實,即大多數人民生活在貧困之中,經濟資源有限,而糧食、衣物等基本生活需求卻是他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詩人通過這首詩詞表達了對社會不公平現象的思考,并對財富分配的問題提出了質疑。他認為賢者應該認識到物質財富的重要性,而不應輕視它們的價值。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傳遞了作者的思想感悟,展示了社會現實和人們的生活困境。它提醒人們關注社會中弱勢群體的處境,并思考財富分配的公平性和社會公正的問題。
“耕墾事由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ě lǎo
野老
yě lǎo fú bái tóu, gēng kěn shì yóu lǒng.
野老扶白頭,耕墾事由垅。
qǐ wú ér yǔ sūn, dòng něi shí wǒ kǒng.
豈無兒與孫,凍餒實我恐。
dì chǎn zhǐ shǔ chū, cái yòng zhī jǐ zhǒng.
地產止數出,財用知幾種。
shí ròu yǔ yī bó, xián zhě hé yán rǒng.
食肉與衣帛,賢者何言冗。
“耕墾事由垅”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