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慮若枯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忘慮若枯株”全詩
放身依曲幾,忘慮若枯株。
莊老題書冊,喬松列畫圖。
客來休見問,非爾識于于。
分類:
《杳杳堂》文同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杳杳堂》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文同。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杳杳堂何者,余常此養愚。
放身依曲幾,忘慮若枯株。
莊老題書冊,喬松列畫圖。
客來休見問,非爾識于于。
詩意:
這座杳杳堂,我經常在這里修養愚昧。
身心放松地依偎在曲幾上,忘卻煩憂,就像一棵干枯的樹。
莊子和老子的書籍貼在墻上,喬木參天,畫作排列其中。
客人來了也不必多問,不是你能了解的。
賞析:
《杳杳堂》描述了一個安靜、寧謐的場景,詩人在這個地方修養自己,追求內心的寧靜與放松。詩中描述的"杳杳堂"可能指的是一個僻靜的小屋,這個地方成為詩人遠離塵囂、世俗紛擾的避風港。詩人將自己的身心放松在曲幾上,仿佛一棵干枯的樹木,忘卻了煩憂,達到了一種超脫塵世的狀態。
詩中提到的莊子和老子是中國古代哲學家,他們的著作被貼在墻上,顯示了詩人對于道家思想的崇敬和追求。喬松列畫圖,表明詩人在這個杳杳堂中,除了研讀經書之外,還欣賞著自然界的美景,畫作和詩歌互相輝映,共同構成了一幅幅美好的圖景。
最后兩句"客來休見問,非爾識于于"表達了詩人對于外界紛擾的拒絕。詩人希望在這個杳杳堂中保持寧靜,不愿和客人過多交流,因為客人無法真正理解或感悟到這里的境界。
整首詩運用了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遙遠而寧靜的場景,通過對自然、哲學和內心狀態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于寧靜與超脫的追求,以及對于外界紛擾的抗拒。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對于人生和境界的深思,并呼吁人們在喧囂的塵世中尋找內心的寧靜與平和。
“忘慮若枯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ǎo yǎo táng
杳杳堂
yǎo yǎo táng hé zhě, yú cháng cǐ yǎng yú.
杳杳堂何者,余常此養愚。
fàng shēn yī qū jǐ, wàng lǜ ruò kū zhū.
放身依曲幾,忘慮若枯株。
zhuāng lǎo tí shū cè, qiáo sōng liè huà tú.
莊老題書冊,喬松列畫圖。
kè lái xiū jiàn wèn, fēi ěr shí yú yú.
客來休見問,非爾識于于。
“忘慮若枯株”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