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茅同楚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結茅同楚客”全詩
日落數歸鳥,夜深聞扣舷。
水痕侵岸柳,山翠借廚煙。
調笑提筐婦,春來蠶幾眠。
分類:
作者簡介(戎昱)
戎昱,(744~800)唐代詩人。荊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風(今屬陜西)。少年舉進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進士。寶應元年(762),從滑州、洛陽西行,經華陰,遇見王季友,同賦《苦哉行》。大歷二年(767)秋回故鄉,在荊南節度使衛伯玉幕府中任從事。后流寓湖南,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長安,任侍御史。翌年貶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職,流寓桂州而終。中唐前期比較注重反映現實的詩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寫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羈旅游宦、感傷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臘夜》較有名。
《漢上題韋氏莊》戎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漢上題韋氏莊》是唐代作者戎昱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以寫景的方式描繪了一個在漢江邊的莊園的生活場景。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茅屋中與楚地的客人結交,
卜地筑起在漢江邊的房屋。
日落時鳥歸巢,
深夜聽見敲打舷舢。
江水悄然侵蝕岸邊的柳樹,
山間翠綠通過廚房的炊煙。
農婦歡笑挑著籃筐,
春來時蠶蟲安睡數覺。
詩意:
《漢上題韋氏莊》描繪了一個寧靜而祥和的生活場景。詩人結交了楚地的客人,一起在漢江邊建造茅屋莊園,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詩人通過描繪日出時鳥兒歸巢、深夜時聽見舷舢敲打的聲音以及其他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大自然與人類的和諧共存。詩中還描繪了江水侵蝕岸邊的柳樹和山間翠綠透過煙霧的景象,使詩篇更加生動。
賞析:
這首詩通過細膩而富有想象力的描寫,展現了一個清新寧靜的生活場景。詩人用簡潔的語言抓住了自然景物中的細微之處,通過描繪鳥兒歸巢、舷舢敲打的聲音和其他細節,將讀者帶入了寧靜與和諧的氛圍中。詩人還通過描繪水痕侵蝕岸邊的柳樹和山間翠綠透過廚房的炊煙,將大自然的美景融入莊園生活中。最后兩句詩則描繪了農婦在春天時開心地挑籃筐,以及蠶蟲在春天時安睡數覺,顯示了自然界的變化和農耕生活的喜悅。整首詩以自然的態度和描述方式,表達了對安寧和繁榮生活的向往和贊美。
“結茅同楚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àn shàng tí wéi shì zhuāng
漢上題韋氏莊
jié máo tóng chǔ kè, bo zhù hàn jiāng biān.
結茅同楚客,卜筑漢江邊。
rì luò shù guī niǎo, yè shēn wén kòu xián.
日落數歸鳥,夜深聞扣舷。
shuǐ hén qīn àn liǔ, shān cuì jiè chú yān.
水痕侵岸柳,山翠借廚煙。
tiáo xiào tí kuāng fù, chūn lái cán jǐ mián.
調笑提筐婦,春來蠶幾眠。
“結茅同楚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