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房底處有門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京房底處有門人”全詩
江南丞相浮云壞,洛下先生宰木春。
孟喜何妨改師法,京房底處有門人。
舊喜讀書今懶讀,焚香閱世了閑身。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無題》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無題》
六經在天如日月,
萬事隨時更故新。
江南丞相浮云壞,
洛下先生宰木春。
孟喜何妨改師法,
京房底處有門人。
舊喜讀書今懶讀,
焚香閱世了閑身。
中文譯文:
六經在天如同日月,
萬事隨時間而不斷更新。
江南的丞相如同飄浮的云朵消散,
洛陽的先生宰木春。
孟喜又何妨改變師法的方式,
京城底下有許多門下弟子。
曾經熱衷于讀書而如今變得懶散,
點燃香燭來閱世界,享受閑逸的生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世事變遷的思考和感慨。詩中六經指的是儒家經典,它們在天空中猶如日月一樣永恒存在,而萬事則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變化,每時每刻都帶來新的事物和情況。江南的丞相和洛陽的先生分別代表了政治和文化領域的權威人物,但他們的地位和影響力都是短暫的,就像浮云般易逝。孟喜可能是指孟子,提到他改變師法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于學習和思想的追求,認為不應受限于傳統的教條,而應大膽創新。京房底下的門人則指的是在京城底下有許多追隨者和學生,表示知識和智慧在社會中得到傳承和發展。
最后兩句詩描述了作者的個人情感和生活態度的變化。曾經熱衷于讀書的作者如今變得懶散,不再像過去那樣專心致志地學習。他點燃香燭,閱世界,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這里的焚香閱世象征著放下功利與束縛,追求內心的平靜與滿足。
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于時間流逝和世事變遷的感慨,以及對個人生活態度和追求的思考。它呈現了一種對于傳統和現實的對比,探討了學習和生活的關系,表達了對于自由和內心體驗的追求。
“京房底處有門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ú tí
無題
liù jīng zài tiān rú rì yuè, wàn shì suí shí gèng gù xīn.
六經在天如日月,萬事隨時更故新。
jiāng nán chéng xiàng fú yún huài, luò xià xiān shēng zǎi mù chūn.
江南丞相浮云壞,洛下先生宰木春。
mèng xǐ hé fáng gǎi shī fǎ, jīng fáng dǐ chǔ yǒu mén rén.
孟喜何妨改師法,京房底處有門人。
jiù xǐ dú shū jīn lǎn dú, fén xiāng yuè shì le xián shēn.
舊喜讀書今懶讀,焚香閱世了閑身。
“京房底處有門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