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門十日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杜門十日疾”全詩
勿云千金軀,今視如埃塵。
平生老赤腳,每見生怒嗔。
揮汗煮我藥,見此愧其勤。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雜書示陳國佐胡元茂四首》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書示陳國佐胡元茂四首》是宋代詩人陳與義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杜門十日疾,
因得觀妄身。
勿云千金軀,
今視如埃塵。
平生老赤腳,
每見生怒嗔。
揮汗煮我藥,
見此愧其勤。
詩詞的大致意思是:
我因疾病而閉門十日,由此有機會觀察到了自身的虛妄。不要說我身價千金,如今看來也只是些塵埃罷了。我平生一直赤腳行走,每次看到別人生氣和嫉妒,我都會感到憤怒。我辛勤地煮藥為自己服用,但看到自身的虛妄,感到自己的勤勞是多么的可笑。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在疾病中思考自身虛妄和人生的無常。閉門十日的疾病讓他對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有了新的認識,明白了外在的財富和地位都是暫時的,如同塵埃一樣渺小。作者自稱平生赤腳,意味著他一直過著簡樸的生活,與世無爭,但他卻常常看到別人的嫉妒和憤怒,這讓他感到愧對自己的勤勞。這首詩詞通過對疾病的反思,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虛妄的領悟,以及對勤勞的反思。
這首詩詞充滿了哲理和人生感悟,通過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虛妄的覺醒。同時,詩中的赤腳形象和對憤怒嗔怨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坦誠和對世俗紛擾的超然態度。通過對自身的審視,作者表達了對真實和內心的追求,以及對功利和浮華的反思。這首詩詞在簡短的篇幅內,展現了作者的人生態度和思想境界,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值得細細品味。
“杜門十日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shū shì chén guó zuǒ hú yuán mào sì shǒu
雜書示陳國佐胡元茂四首
dù mén shí rì jí, yīn dé guān wàng shēn.
杜門十日疾,因得觀妄身。
wù yún qiān jīn qū, jīn shì rú āi chén.
勿云千金軀,今視如埃塵。
píng shēng lǎo chì jiǎo, měi jiàn shēng nù chēn.
平生老赤腳,每見生怒嗔。
huī hàn zhǔ wǒ yào, jiàn cǐ kuì qí qín.
揮汗煮我藥,見此愧其勤。
“杜門十日疾”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