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房與我同羈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子房與我同羈旅”全詩
青青草木浮元氣,渺渺山河接故鄉。
作吏不妨三折臂,搜詩空費九回腸。
子房與我同羈旅,世事千般酒一觴。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感懷》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感懷》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陳與義。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少年時代急于求名于文壇,
如今年老扶著拐杖送夕陽。
青青草木浮現出無邊的生機,
渺渺山河連接著故鄉。
作為官吏,三次折斷了胳膊也不妨礙,
搜尋詩詞卻白白浪費了九次的心思。
子房和我同為旅途中的囚徒,
世間事務千般變化,只愿喝一杯酒。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時光的感慨和對生活的思考。作者回首自己年少時急于在文壇上求名的心情,如今已經年老,只能扶杖送夕陽。他觀察到大自然中蓬勃的生機和廣袤的山河,感嘆這一切都與他的故鄉相連。在官吏的身份下,作者用三次折斷胳膊的比喻來表達即使經歷困難也不妨礙他履行職責。然而,他在尋找詩詞創作的過程中卻白白浪費了許多時間和精力。最后,作者將自己與子房相比,認為他們都是困于世事的旅途中,面對繁雜的事務,只希望能喝上一杯酒來解憂。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時間流轉和生活經歷的反思,展示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和對官場生活的思考。作者用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自己年少追求名利的過往和年老之后的淡然態度。他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對故鄉和自然之美的眷戀。在官吏身份下,作者以自嘲的口吻,表達了對官場生活的無奈和對詩詞創作的追求。最后,他將自己與子房相提并論,表達了對人生境遇的感同身受和對世事變遷的洞察。整首詩詞情感深沉,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子房與我同羈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huái
感懷
shǎo rì jí míng hàn mò chǎng, zhǐ jīn fú zhàng sòng xié yáng.
少日急名翰墨場,只今扶杖送斜陽。
qīng qīng cǎo mù fú yuán qì, miǎo miǎo shān hé jiē gù xiāng.
青青草木浮元氣,渺渺山河接故鄉。
zuò lì bù fáng sān zhé bì, sōu shī kōng fèi jiǔ huí cháng.
作吏不妨三折臂,搜詩空費九回腸。
zǐ fáng yǔ wǒ tóng jī lǚ, shì shì qiān bān jiǔ yī shāng.
子房與我同羈旅,世事千般酒一觴。
“子房與我同羈旅”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