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天兩眼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連天兩眼愁”全詩
生涯赤藤杖,契分黑貂裘。
烏鵲無言暮,蓬蒿滿意秋。
同時不同味,世事劇悠悠。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連雨書事》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連雨書事》是宋代詩人陳與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寒入薪芻價,連天兩眼愁。
生涯赤藤杖,契分黑貂裘。
烏鵲無言暮,蓬蒿滿意秋。
同時不同味,世事劇悠悠。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連綿不斷的雨天中,心情孤寂的境況和對世事的感慨。作者以冷風滲透到屋里的薪草為象征,表達了他內心的寒冷與苦悶。他的眼睛也因愁緒而失去了明亮的光彩。生活中,他所依靠的只有一根赤藤杖和一件黑貂皮袍,這是他的全部財產。無言的烏鵲在傍晚時分飛過,象征著沉默與無奈。而荒蕪的蓬蒿叢則代表了作者對于秋天的喜悅和滿足。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境遇的痛苦感受和對于世事變遷的深切思考。
賞析:
《連雨書事》通過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內心的憂愁與寂寞。從詩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深的孤獨感和對于生活的無奈。他所描述的寒冷、黑暗和貧困的生活環境,以及無言的烏鵲和荒蕪的蓬蒿叢,都是對于世俗現實的寫照。然而,盡管面臨著困境,作者依然能夠從秋天的滿意中找到一絲慰藉和安慰。整首詩以簡練的文字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的思考,抒發了他對于世事變幻的感慨和對于命運的深沉領悟。
《連雨書事》以其深邃而含蓄的詩意,表達了對于人生的反思和對于世事的感慨,展現了宋代詩人陳與義獨特的表達風格和內心世界。
“連天兩眼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án yǔ shū shì
連雨書事
hán rù xīn chú jià, lián tiān liǎng yǎn chóu.
寒入薪芻價,連天兩眼愁。
shēng yá chì téng zhàng, qì fēn hēi diāo qiú.
生涯赤藤杖,契分黑貂裘。
wū què wú yán mù, péng hāo mǎn yì qiū.
烏鵲無言暮,蓬蒿滿意秋。
tóng shí bù tóng wèi, shì shì jù yōu yōu.
同時不同味,世事劇悠悠。
“連天兩眼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