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慮集征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百慮集征鞍”全詩
能供幾歲月,不辦了悲歡。
刺史蒲萄酒,先生苜蓿盤。
一官違壯節,百慮集征鞍。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道中寒食》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道中寒食》是宋代詩人陳與義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飛絮春猶冷,離家食更寒。
飛絮在春天還是寒冷的,離開家鄉吃飯更覺寒涼。
詩人表達了自己遠離家鄉,流離在外的寒冷和孤獨之感。
能供幾歲月,不辦了悲歡。
供給的日子能夠持續多少年,無法舉辦歡樂和悲傷。
詩人感嘆自己流浪在外,無法陪伴家人共度歡樂或共同悲傷。
刺史蒲萄酒,先生苜蓿盤。
官員們享用美酒,老師們品嘗新鮮的蔬菜。
這兩句描述了官員和學者們的生活與詩人的生活形成鮮明對比。官員們能夠品嘗到美酒佳肴,而詩人卻在寒食時節流浪在外,飽受苦寒。
一官違壯節,百慮集征鞍。
一個官員違背了正直的原則,百般憂慮集于征鞍之上。
這兩句揭示了官場的黑暗和詩人對此的不滿。官員們為了個人的利益而背離正直的原則,導致了內心的焦慮和困擾。
整首詩詞表達了詩人陳與義在寒食時節流離失所的痛苦和思鄉之情,同時對官場腐敗和道德淪喪的現象表示了不滿。通過對比官員們奢華的生活和自己的貧困與孤獨,詩人展現了對現實的思考和反思,以及對正義和純潔的追求。
“百慮集征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o zhōng hán shí
道中寒食
fēi xù chūn yóu lěng, lí jiā shí gèng hán.
飛絮春猶冷,離家食更寒。
néng gōng jǐ suì yuè, bù bàn le bēi huān.
能供幾歲月,不辦了悲歡。
cì shǐ pú táo jiǔ, xiān shēng mù xu pán.
刺史蒲萄酒,先生苜蓿盤。
yī guān wéi zhuàng jié, bǎi lǜ jí zhēng ān.
一官違壯節,百慮集征鞍。
“百慮集征鞍”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