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半水爭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春半水爭流”全詩
雨余山欲近,春半水爭流。
眾籟夕還作,孤懷行轉幽。
溪西篁竹亂,微徑雜歸牛。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晚步》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晚步》是宋代詩人陳與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畎畝意不釋,出門聊散憂。
雨余山欲近,春半水爭流。
眾籟夕還作,孤懷行轉幽。
溪西篁竹亂,微徑雜歸牛。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黃昏時分散步的情景,以及他內心的感受和思考。作者走出家門,享受大自然的美景,以此來排遣憂愁。雨后的山巒近在眼前,春天的河水爭相流淌,構成了動人的景色。夜幕降臨,各種聲音回響在耳邊,孤寂的心情在行走中逐漸轉為幽遠。溪水旁的篁竹雜亂生長,小徑上有牛群穿行,增添了一份樸實的田園氣息。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在黃昏時分散步的情景,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感悟。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如山巒、河水、篁竹和牛群,詩人表達了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生活的熱愛。詩中透露出一種淡泊寧靜的心態,作者通過與大自然的交流與融合,讓憂愁得到了散發,孤獨感也在行走中轉化成了幽遠的思考。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在散步中的心境和對生活的感悟,給人以寧靜、舒適的感覺。
這首詩詞運用了簡練明快的語言風格,每個字詞凝練而有力,形象生動。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生活場景,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并展示了一種淡泊寧靜的心境。整首詩意境優美,給人以美好的想象和愉悅的感受。
“春半水爭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bù
晚步
quǎn mǔ yì bù shì, chū mén liáo sàn yōu.
畎畝意不釋,出門聊散憂。
yǔ yú shān yù jìn, chūn bàn shuǐ zhēng liú.
雨余山欲近,春半水爭流。
zhòng lài xī hái zuò, gū huái xíng zhuǎn yōu.
眾籟夕還作,孤懷行轉幽。
xī xī huáng zhú luàn, wēi jìng zá guī niú.
溪西篁竹亂,微徑雜歸牛。
“春半水爭流”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