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如在竹林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微風如在竹林時”全詩
無人來訪龐居士,晚日疏陰光陸離。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火后借居君子亭書事四絕呈粹翁》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火后借居君子亭書事四絕呈粹翁》是宋代陳與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斫竹和梢編作籬,
微風如在竹林時。
無人來訪龐居士,
晚日疏陰光陸離。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位在火災后暫時居住在君子亭的仁人志士的情景。他斫竹剪梢編織成籬笆,微風吹拂時仿佛仍在竹林之中。然而,沒有人來拜訪這位龐居士,晚日斜照時清淡的陰影映照出各種光影交錯的景象。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意境深遠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思考。火災后,龐居士失去了自己的居所,不得不寄居在君子亭。他用竹子剪梢編織籬笆,展現了他的自立和堅強。微風吹拂時,他仿佛又回到了竹林之中,感受到了自然的寧靜和美好。
然而,龐居士卻沒有人來拜訪,顯示出他的孤寂與無奈。晚日斜照時,清淡的陰影映照出各種光影交錯的景象,這或許可以被視為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生活中的不如意和孤獨使得龐居士的心境變得復雜而深沉。
整首詩詞以簡約的語言勾勒出一幅寂靜而富有禪意的景象,表達了龐居士內心的感受和對人生的思索。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龐居士的遭遇,傳達出對堅韌不拔的贊美和對人生苦難的思考。這種對生活的洞察和對情感的抒發,使得這首詩詞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感悟性。
“微風如在竹林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ǒ hòu jiè jū jūn zǐ tíng shū shì sì jué chéng cuì wēng
火后借居君子亭書事四絕呈粹翁
zhuó zhú hé shāo biān zuò lí, wēi fēng rú zài zhú lín shí.
斫竹和梢編作籬,微風如在竹林時。
wú rén lái fǎng páng jū shì, wǎn rì shū yīn guāng lù lí.
無人來訪龐居士,晚日疏陰光陸離。
“微風如在竹林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