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涼御榻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凄涼御榻塵”全詩
幽咽龍池水,凄涼御榻塵。
隨風秋樹葉,對月老宮人。
萬事如桑海,悲來欲慟神。
作者簡介(戎昱)
戎昱,(744~800)唐代詩人。荊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風(今屬陜西)。少年舉進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進士。寶應元年(762),從滑州、洛陽西行,經華陰,遇見王季友,同賦《苦哉行》。大歷二年(767)秋回故鄉,在荊南節度使衛伯玉幕府中任從事。后流寓湖南,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長安,任侍御史。翌年貶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職,流寓桂州而終。中唐前期比較注重反映現實的詩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寫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羈旅游宦、感傷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臘夜》較有名。
《秋望興慶宮》戎昱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望興慶宮》是唐代詩人戎昱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先皇歌舞地,今日未游巡。
幽咽龍池水,凄涼御榻塵。
隨風秋樹葉,對月老宮人。
萬事如桑海,悲來欲慟神。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對興慶宮的秋天景色的思念和憂傷之情。詩中描述了宮殿昔日繁華的場景,但如今作者卻無法再次游覽巡游。他感嘆龍池水靜謐而幽咽,御榻上積滿了凄涼的塵埃。秋風吹動著樹葉,宮廷中的老宮人獨自對著明月。詩人感嘆萬事如同洶涌的桑海一般,悲傷之情涌上心頭,幾欲哭泣。
賞析:
《秋望興慶宮》通過對興慶宮秋天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往昔繁華的回憶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中采用了一系列意象,如龍池水的幽咽、御榻上的塵埃、秋樹葉的飄落,以及老宮人對月的凝望,這些形象都增強了詩詞的凄涼和寂寥感。通過對宏大景觀與個體細節的交融,詩人傳達了自己內心的哀愁和對時光流逝的感傷。
詩詞中的“萬事如桑海”一句,意味著世事繁雜無常,就像茫茫的大海一樣無邊無際。這種描繪生活苦難和無常的象征意象,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內心的悲涼情感。整首詩詞以宮廷景色為背景,通過具體描寫和抒發情感的手法,展示了作者對逝去時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和感慨。
《秋望興慶宮》以其凄涼的意境和對時光流逝的深刻思考,向讀者傳達了對過去繁華的懷念和對命運無常的思考。通過感慨宮廷的變遷,詩人引發了人們對于生命的無常和歲月的流逝的共鳴。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展示了唐代文人對于時光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深刻洞察。
“凄涼御榻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wàng xīng qìng gōng
秋望興慶宮
xiān huáng gē wǔ dì, jīn rì wèi yóu xún.
先皇歌舞地,今日未游巡。
yōu yè lóng chí shuǐ, qī liáng yù tà chén.
幽咽龍池水,凄涼御榻塵。
suí fēng qiū shù yè, duì yuè lǎo gōng rén.
隨風秋樹葉,對月老宮人。
wàn shì rú sāng hǎi, bēi lái yù tòng shén.
萬事如桑海,悲來欲慟神。
“凄涼御榻塵”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