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微風百媚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楊柳微風百媚生”全詩
一簾晚日看收盡,楊柳微風百媚生。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清明二絕》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清明二絕》是宋代詩人陳與義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清明時節,地面上的風吹起市井的喧囂聲,
我病重無法離床,靜靜地度過了清明節。
夕陽西下,一簾晚霞將天空裝點得豐富多彩,
楊柳微風中百花含羞地綻放。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清明時節的景象和詩人的心境。清明時節是一個重要的節日,人們在這一天會祭拜祖先、掃墓悼念逝去的親人。然而,詩人因病無法外出,只能躺在床上度過這個節日。他通過窗戶欣賞著外面的景色,感受著自然的美妙和人間的喧囂。夕陽西下時,他看到了美麗的晚霞,而微風中的楊柳則讓花朵們在柔和的風中婉轉舒展。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清明時節的景色和詩人的心情。首句“卷地風拋市井聲”用富有感染力的詞語形容清明時節的喧囂聲,突出了市井生活的熱鬧和喧囂。第二句“病無危坐了清明”表達了詩人因病無法外出祭拜的遺憾和無奈,但他仍然通過觀察窗外的景色來感受清明的美好。接著,詩人通過描寫夕陽和微風中的楊柳,展示了自然界的美麗和生機。最后一句“楊柳微風百媚生”運用了修辭手法,將楊柳與微風相結合,形容了花朵在微風中的婉轉和生機盎然。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清明節的思緒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通過對細小事物的觀察,展示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的敏銳感知。這首詩詞以清新的筆調和細膩的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了清明時節的寧靜與美麗,也體現了詩人對生命的熱愛和對自然的熱情。
“楊柳微風百媚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míng èr jué
清明二絕
juǎn dì fēng pāo shì jǐng shēng, bìng wú wēi zuò le qīng míng.
卷地風拋市井聲,病無危坐了清明。
yī lián wǎn rì kàn shōu jǐn, yáng liǔ wēi fēng bǎi mèi shēng.
一簾晚日看收盡,楊柳微風百媚生。
“楊柳微風百媚生”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