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詩見戒言甚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兩詩見戒言甚苦”全詩
食菜不待周颙書,要斷貪殺兼自衛。
顏回平生拾墮塵,蓼蟲食蓼忘其辛。
先生種福我無禍,成佛定是同功人。
兩詩見戒言甚苦,肯賦黃雞啄秋黍。
從今但見懶殘芋,不敢求嘗鑒虛羜。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蒙再示佳什不敢虛辱厚賜謹再用韻》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蒙再示佳什不敢虛辱厚賜謹再用韻》是宋代陳與義創作的。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蒙再示佳什不敢虛辱厚賜謹再用韻,
先生明經今蔡義,念佛仍師大勢至。
食菜不待周颙書,要斷貪殺兼自衛。
顏回平生拾墮塵,蓼蟲食蓼忘其辛。
先生種福我無禍,成佛定是同功人。
兩詩見戒言甚苦,肯賦黃雞啄秋黍。
從今但見懶殘芋,不敢求嘗鑒虛羜。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先生(指高僧或高人)的敬佩和感激之情。作者稱贊先生明智地研讀經典,同時也顧及修行佛法的重要性。作者提到自己對于飲食不過分追求,主張戒除貪欲和殺生,并自我保護。他把自己視為顏回一樣,平凡世俗的人,但卻能夠忘卻俗世的苦難。作者相信,先生的種植福德會使他免受災禍,而成佛的道路是與先生一同努力的。在最后兩句中,作者謙虛地表示自己不敢再寫類似的警世之作,但愿意寫一首描繪黃雞啄食秋黍的詩。他表示從今以后,只愿看見懶散的芋頭,不再追求虛名和功利。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先生的敬仰和感激之情。他對先生的明智和修行佛法的態度表示贊賞,并從自身的角度反思了貪欲和殺生的問題。通過提到顏回和蓼蟲的例子,作者呼應了佛教中的慈悲和無私的理念。他相信先生的種福會帶來福報,而自己也愿與先生一同努力成佛。最后,作者表達了對功名利祿的淡漠和追求內心平靜的態度。
整體上,這首詩詞充滿了對佛教修行的崇敬和對清凈心境的向往,展現了作者對于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對先生的欽佩之情。
“兩詩見戒言甚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éng zài shì jiā shén bù gǎn xū rǔ hòu cì jǐn zài yòng yùn
蒙再示佳什不敢虛辱厚賜謹再用韻
xiān shēng míng jīng jīn cài yì, niàn fó réng shī dà shì zhì.
先生明經今蔡義,念佛仍師大勢至。
shí cài bù dài zhōu yóng shū, yào duàn tān shā jiān zì wèi.
食菜不待周颙書,要斷貪殺兼自衛。
yán huí píng shēng shí duò chén, liǎo chóng shí liǎo wàng qí xīn.
顏回平生拾墮塵,蓼蟲食蓼忘其辛。
xiān shēng zhǒng fú wǒ wú huò, chéng fó dìng shì tóng gōng rén.
先生種福我無禍,成佛定是同功人。
liǎng shī jiàn jiè yán shén kǔ, kěn fù huáng jī zhuó qiū shǔ.
兩詩見戒言甚苦,肯賦黃雞啄秋黍。
cóng jīn dàn jiàn lǎn cán yù, bù gǎn qiú cháng jiàn xū zhù.
從今但見懶殘芋,不敢求嘗鑒虛羜。
“兩詩見戒言甚苦”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