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見春流二月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想見春流二月時”全詩
莫愁織綺地,年來戰馬過。
秀眉使君醫國手,卻把江頭無事酒。
山川勃郁不平處,澆以三杯一搔首。
半江樓影白逶迤,想見春流二月時。
待予去掃仲宣賦,走馬還朝亦未遲。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送大光赴石城》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大光赴石城》是宋代詩人陳與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石城高嵽嵲,城下是江波。
莫愁織綺地,年來戰馬過。
秀眉使君醫國手,卻把江頭無事酒。
山川勃郁不平處,澆以三杯一搔首。
半江樓影白逶迤,想見春流二月時。
待予去掃仲宣賦,走馬還朝亦未遲。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送別大光前往石城的場景。石城高聳,城下有江水流淌。詩人勸告大光不要擔心家國之事,因為多年來戰馬頻繁經過這片地區,說明國家已經有了強大的軍力。詩中提到一個名叫秀眉的使君,他擅長醫術,卻常在江頭暢飲無憂無慮。詩人表達了對山川自然景觀的喜愛,盡管那里有些不平坦,他卻在美景中享受三杯酒,輕輕搖首。半江樓影白色曲線蜿蜒,使人想起二月時春水的流動。最后,詩人期待自己去掃描仲宣的賦文,然后騎馬回朝,表示時間不會拖延。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人物形象,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詩人通過對石城和江水的描繪,創造了一幅壯麗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魅力。
詩中的秀眉使君形象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他以其醫術的高超和對生活的灑脫態度成為詩中的一抹亮色。這位使君不愿被政務所累,寧愿在江頭飲酒消遣。這種對自由和享受生活的態度,給人一種解脫和輕松的感覺。
詩人對山川自然景觀的喜愛也是詩中的重要元素。盡管山川有些不平處,但詩人卻在這美麗的景色中品味酒的美妙,表達了對自然和人文景觀的熱愛。
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期待和行動的決心。他希望自己能去讀仲宣的賦文,向他學習文學才華,并在走馬回朝的過程中展現出自己的才能和決心。這種積極向上的態度和對未來的期許,給人以鼓舞和激勵。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刻畫人物形象和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期望,展示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自由、享受生活的向往,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啟示。
“想見春流二月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dà guāng fù shí chéng
送大光赴石城
shí chéng gāo dié niè, chéng xià shì jiāng bō.
石城高嵽嵲,城下是江波。
mò chóu zhī qǐ dì, nián lái zhàn mǎ guò.
莫愁織綺地,年來戰馬過。
xiù méi shǐ jūn yī guó shǒu, què bǎ jiāng tóu wú shì jiǔ.
秀眉使君醫國手,卻把江頭無事酒。
shān chuān bó yù bù píng chù, jiāo yǐ sān bēi yī sāo shǒu.
山川勃郁不平處,澆以三杯一搔首。
bàn jiāng lóu yǐng bái wēi yí, xiǎng jiàn chūn liú èr yuè shí.
半江樓影白逶迤,想見春流二月時。
dài yǔ qù sǎo zhòng xuān fù, zǒu mǎ hái cháo yì wèi chí.
待予去掃仲宣賦,走馬還朝亦未遲。
“想見春流二月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