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恩堪灑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主恩堪灑血”全詩
主恩堪灑血,邊宦更何心。
海上紅旗滿,生前白發侵。
竹寒寧改節,隼靜早因禽。
務退門多掩,愁來酒獨斟。
無涯憂國淚,無日不沾襟。
分類:
作者簡介(戎昱)
戎昱,(744~800)唐代詩人。荊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風(今屬陜西)。少年舉進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進士。寶應元年(762),從滑州、洛陽西行,經華陰,遇見王季友,同賦《苦哉行》。大歷二年(767)秋回故鄉,在荊南節度使衛伯玉幕府中任從事。后流寓湖南,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長安,任侍御史。翌年貶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職,流寓桂州而終。中唐前期比較注重反映現實的詩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寫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羈旅游宦、感傷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臘夜》較有名。
《辰州建中四年多懷》戎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辰州建中四年多懷》是唐代戎昱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辰州,建中四年,我心中充滿感慨,
荒僻的辰陽遠離,秋季的瘴雨深沉。
盡管國家賜予很多榮譽,但我寧愿將血灑在主恩之下,
作為邊關的官員,我還能有什么心思呢?
海上的紅旗在風中飄揚,生前的黑發已被白發所侵蝕。
竹子在寒冷中仍然堅持它的節氣,而隼鳥在早晨已經停止獵食。
我常常關閉家門,深深地陷入思慮之中,
愁苦來臨時,我只能獨自斟酒解愁。
無邊的憂國之情,無時不在浸濕我的衣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邊地官員的心境,抒發了作者對國家憂慮和自身遭遇的情感。詩中通過辰陽荒僻、秋季瘴雨等景象,刻畫了邊關地區的荒涼和艱難。作者表達了自己的忠誠和奉獻精神,愿意為國家主恩而獻出生命。然而,他也抱怨邊關官員的困境,感嘆國家對他們的賞識不夠,生活的艱辛和白發的增加成為他們的代價。
詩中的紅旗和白發象征著國家的榮譽和歲月的流逝。竹子堅持節氣,隼鳥停止獵食,暗示了作者對自己在困境中堅守職責和忍受痛苦的態度。閉門思慮、獨自斟酒,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愁苦和獨處的心情。
整首詩通過生動的景象和情感表達,深刻地揭示了邊關官員的憂國之情和苦楚,同時也反映了他們的忠誠與堅持。這首詩在唐代的士人詩歌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體現了士人對國家和命運的深切關懷。
“主恩堪灑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én zhōu jiàn zhōng sì nián duō huái
辰州建中四年多懷
huāng jiǎo chén yáng yuǎn, qióng qiū zhàng yǔ shēn.
荒徼辰陽遠,窮秋瘴雨深。
zhǔ ēn kān sǎ xuè, biān huàn gèng hé xīn.
主恩堪灑血,邊宦更何心。
hǎi shàng hóng qí mǎn, shēng qián bái fà qīn.
海上紅旗滿,生前白發侵。
zhú hán níng gǎi jié, sǔn jìng zǎo yīn qín.
竹寒寧改節,隼靜早因禽。
wù tuì mén duō yǎn, chóu lái jiǔ dú zhēn.
務退門多掩,愁來酒獨斟。
wú yá yōu guó lèi, wú rì bù zhān jīn.
無涯憂國淚,無日不沾襟。
“主恩堪灑血”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