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成即畫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詩成即畫記”全詩
皇都馬聲中,有此四士閑。
離離南國樹,閃閃湘水灣。
悠悠孤鳥去,澹澹晨輝還。
屐士十年蠟,未散腰腳頑。
不如一詣君,坐此巖石間。
遠峰如修眉,近峰如墮鬟。
書生飽作祟,眼亂紛斕斑。
一笑遺世人,聊破千載須。
詩成即畫記,可益不可刪。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與伯順飯于文緯大光出宋漢杰畫秋山》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與伯順飯于文緯大光出宋漢杰畫秋山》是宋代陳與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焚香消午睡,開畫逢秋山。
在午后燃香以消除困倦的睡意,展開卷軸畫卻遇到了秋山景色。
皇都馬聲中,有此四士閑。
在皇城的馬蹄聲中,有四位閑散的士人。
離離南國樹,閃閃湘水灣。
南國的樹木茂盛茂密,湘江的水波閃爍。
悠悠孤鳥去,澹澹晨輝還。
孤雁悠悠地飛去,清晨的光輝漸漸歸來。
屐士十年蠟,未散腰腳頑。
穿著草鞋的士人已經十年如一日地堅持,腰腳仍然遲鈍。
不如一詣君,坐此巖石間。
不如前去拜訪你,坐在這巖石之間。
遠峰如修眉,近峰如墮鬟。
遠處的山峰像修長的眉毛,近處的山峰像垂下的發髻。
書生飽作祟,眼亂紛斕斑。
讀書人的想象力泛濫,眼中充滿了五光十色的景象。
一笑遺世人,聊破千載須。
一次微笑可以留下給后世,也足以解開千年的塵封。
詩成即畫記,可益不可刪。
這首詩即是畫的記錄,它可以增益而不能刪除。
該詩的詩意表達了作者與伯順在午后飯后一同欣賞秋山畫卷的情景。詩中描寫了南國的樹木茂盛、湘江的灣水閃爍,以及遠近的山峰形態。詩人通過對士人堅持不懈、自然景色的描繪以及文化交流的渴望,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藝術的推崇。整首詩情感平和,意境清新,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景物和藝術的熱愛與追求。
“詩成即畫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bó shùn fàn yú wén wěi dà guāng chū sòng hàn jié huà qiū shān
與伯順飯于文緯大光出宋漢杰畫秋山
fén xiāng xiāo wǔ shuì, kāi huà féng qiū shān.
焚香消午睡,開畫逢秋山。
huáng dōu mǎ shēng zhōng, yǒu cǐ sì shì xián.
皇都馬聲中,有此四士閑。
lí lí nán guó shù, shǎn shǎn xiāng shuǐ wān.
離離南國樹,閃閃湘水灣。
yōu yōu gū niǎo qù, dàn dàn chén huī hái.
悠悠孤鳥去,澹澹晨輝還。
jī shì shí nián là, wèi sàn yāo jiǎo wán.
屐士十年蠟,未散腰腳頑。
bù rú yī yì jūn, zuò cǐ yán shí jiān.
不如一詣君,坐此巖石間。
yuǎn fēng rú xiū méi, jìn fēng rú duò huán.
遠峰如修眉,近峰如墮鬟。
shū shēng bǎo zuò suì, yǎn luàn fēn lán bān.
書生飽作祟,眼亂紛斕斑。
yī xiào yí shì rén, liáo pò qiān zǎi xū.
一笑遺世人,聊破千載須。
shī chéng jí huà jì, kě yì bù kě shān.
詩成即畫記,可益不可刪。
“詩成即畫記”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