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暮煙脂今日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昨暮煙脂今日雪”全詩
人間風日不貸春,昨暮煙脂今日雪。
舍東蕪菁滿眼黃,胡蝶飛去專斜陽。
妍嗤都無十日事,付與梧桐一夏涼。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來禽花》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來禽花》是宋代詩人陳與義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來禽花高不受折,
滿意清明好時節。
人間風日不貸春,
昨暮煙脂今日雪。
舍東蕪菁滿眼黃,
胡蝶飛去專斜陽。
妍嗤都無十日事,
付與梧桐一夏涼。
詩詞的中文譯文:
來禽花高不受折,
禽鳥在花叢中自由飛翔,
不受人為干擾。
滿意清明好時節。
滿足于明媚的清明佳節。
人間風日不貸春,
昨暮煙脂今日雪。
人間的風光和陽光都無法延緩春天的到來,
昨天的環境如煙脂一般,而今天卻下起了雪。
舍東蕪菁滿眼黃,
胡蝶飛去專斜陽。
放棄東邊的蕪菁田,眼前盡是黃色,
蝴蝶飛離,只追逐斜陽。
妍嗤都無十日事,
付與梧桐一夏涼。
美麗的事物轉瞬即逝,
將它們留給梧桐樹,讓它們成為夏天的清涼。
詩意和賞析:
《來禽花》描繪了一個美麗的春日景象,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美好時光的珍視。詩中的禽鳥自由自在地在花叢中飛翔,不受人為的干擾,象征著自然的自由和和諧。
詩人滿足于明媚的清明佳節,表達了對生活中美好時光的珍視和對幸福的感激之情。他認識到人間的風光和光陰雖然美好,但也無法阻擋春天的到來,昨天的環境變成了今天的雪。
詩中的蕪菁田和胡蝶是詩人用來描繪春天和美好事物轉瞬即逝的象征。蕪菁田被黃色所覆蓋,象征春天的豐收和繁榮,而胡蝶追逐斜陽,寓意美好事物的短暫和轉瞬即逝。
最后兩句表達了美麗的事物都會逝去,將它們留給梧桐樹,讓梧桐樹成為夏天的清涼。這種轉折意味著詩人對美好事物的無奈和珍惜,同時也傳遞了人生短暫的信息,引發讀者對生命的思考。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觀和人生哲理,通過對自然的觀察和感悟,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珍視和對生命短暫性的思考。它展示了宋代詩人對自然的敏感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審美和哲理價值。
“昨暮煙脂今日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ái qín huā
來禽花
lái qín huā gāo bù shòu zhé, mǎn yì qīng míng hǎo shí jié.
來禽花高不受折,滿意清明好時節。
rén jiān fēng rì bù dài chūn, zuó mù yān zhī jīn rì xuě.
人間風日不貸春,昨暮煙脂今日雪。
shě dōng wú jīng mǎn yǎn huáng, hú dié fēi qù zhuān xié yáng.
舍東蕪菁滿眼黃,胡蝶飛去專斜陽。
yán chī dōu wú shí rì shì, fù yǔ wú tóng yī xià liáng.
妍嗤都無十日事,付與梧桐一夏涼。
“昨暮煙脂今日雪”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