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慮偷兒披戶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慮偷兒披戶入”全詩
賣衣雇人筑得墻,不慮偷兒披戶入。
夜寒干陬不經過,偷兒若來知奈何。
君不見巴丘古城如培塿,魯肅當年萬人守。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里翁行》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里翁行》是宋代詩人陳與義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叫做里翁的人在困境中如何應對和克服困難的故事。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里翁無人支緩急,
天雨墻壞百憂集。
賣衣雇人筑得墻,
不慮偷兒披戶入。
夜寒干陬不經過,
偷兒若來知奈何。
君不見巴丘古城如培塿,
魯肅當年萬人守。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里翁的遭遇和行動,表達了堅韌不拔、勇敢面對困難的精神。
詩意和賞析:
《里翁行》以簡潔明快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一個貧窮人家的生活場景。里翁家的墻因為天雨而壞,他沒有人幫助,只能出售自己的衣物雇人重新筑墻。然而,他并不擔心有人趁虛而入。盡管夜晚寒冷,他并不畏懼,因為他堅信自己的墻能夠抵擋偷兒的入侵。
這首詩詞通過對里翁的生活細節的描寫,展現了一個普通人的堅韌和勇敢。里翁雖然貧窮,但他不向困境低頭,而是積極地采取行動,盡力解決問題。他沒有選擇抱怨和消沉,而是選擇了積極的態度來面對困境。
詩詞最后兩句提到了古代歷史上的兩個典故,進一步強調了里翁的勇敢和堅守。巴丘古城是春秋時期魯國的一座城池,因為城墻堅固,曾經成功地抵擋了外敵的進攻。魯肅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將領,他在董卓之亂期間守衛巴丘,成功地抵御了董卓的進攻。通過引用這兩個典故,詩詞表達了里翁的勇敢和堅守與歷史上英雄的精神相呼應。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一個小人物的故事,表達了堅韌不拔、積極面對困難的精神。它贊頌了普通人在困境中的勇敢和堅守,傳遞了一種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鼓勵人們在面對困難時不氣餒,勇往直前。
“不慮偷兒披戶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ǐ wēng xíng
里翁行
lǐ wēng wú rén zhī huǎn jí, tiān yù qiáng huài bǎi yōu jí.
里翁無人支緩急,天雨墻壞百憂集。
mài yī gù rén zhù dé qiáng, bù lǜ tōu ér pī hù rù.
賣衣雇人筑得墻,不慮偷兒披戶入。
yè hán gàn zōu bù jīng guò, tōu ér ruò lái zhī nài hé.
夜寒干陬不經過,偷兒若來知奈何。
jūn bú jiàn bā qiū gǔ chéng rú péi lǒu, lǔ sù dāng nián wàn rén shǒu.
君不見巴丘古城如培塿,魯肅當年萬人守。
“不慮偷兒披戶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四緝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