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盍簪共結雞豚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盍簪共結雞豚社”全詩
陶潛迷路已良遠,張翰思歸那待秋。
病鶴欲飛還躑躅,孤云欲去更遲留。
盍簪共結雞豚社,一笑相從萬事休。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若拙弟說汝州可居已卜約一丘用韻寄元東》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若拙弟說汝州可居已卜約一丘用韻寄元東》是宋代詩人陳與義的作品。以下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若我拙弟說汝州可居,已卜定一片土地,用韻作詩寄給遠在東方的元東。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元東的思念之情。詩人通過描述自己在桑濮地冷官的生活和元東在帝王州奔波的辛苦,展現了兩人各自的困境和迷茫。詩人以陶淵明迷路和張衡思歸的形象來比喻自己和元東在人生道路上的迷失和期待。詩人感嘆病鶴不愿飛翔,孤云不愿離去,寄托了對安穩和歸宿的向往。最后,詩人以共結雞豚社的方式,表達了希望與元東共享平凡生活的心愿,并以一笑相從,表示對一切事物的釋然和放下。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通過對自己和友人的比喻,詩人抒發了對現實生活中困境和迷茫的感慨,以及對安穩和歸宿的渴望。詩中的病鶴和孤云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內心的糾結和不舍。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簡單而平凡生活的向往,以及對友情和人生的豁達和釋然。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清新,通過對自然景物和比喻的運用,將內心的感受與外在的景物相結合,給人以共鳴和思考。
“盍簪共結雞豚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uò zhuō dì shuō rǔ zhōu kě jū yǐ bo yuē yī qiū yòng yùn jì yuán dōng
若拙弟說汝州可居已卜約一丘用韻寄元東
sì suì lěng guān sāng pú dì, sān nián léi mǎ dì wáng zhōu.
四歲冷官桑濮地,三年羸馬帝王州。
táo qián mí lù yǐ liáng yuǎn, zhāng hàn sī guī nà dài qiū.
陶潛迷路已良遠,張翰思歸那待秋。
bìng hè yù fēi hái zhí zhú, gū yún yù qù gèng chí liú.
病鶴欲飛還躑躅,孤云欲去更遲留。
hé zān gòng jié jī tún shè, yī xiào xiāng cóng wàn shì xiū.
盍簪共結雞豚社,一笑相從萬事休。
“盍簪共結雞豚社”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