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帝南游不復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虞帝南游不復還”全詩
昨夜月明湘浦宿,閨中珂珮度空山。
作者簡介(戎昱)
戎昱,(744~800)唐代詩人。荊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風(今屬陜西)。少年舉進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進士。寶應元年(762),從滑州、洛陽西行,經華陰,遇見王季友,同賦《苦哉行》。大歷二年(767)秋回故鄉,在荊南節度使衛伯玉幕府中任從事。后流寓湖南,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長安,任侍御史。翌年貶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職,流寓桂州而終。中唐前期比較注重反映現實的詩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寫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羈旅游宦、感傷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臘夜》較有名。
《湘南曲》戎昱 翻譯、賞析和詩意
《湘南曲》是唐代詩人戎昱的作品。詩中描繪了湘南地區的美景以及女子思念遠方的戀人的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虞帝南游不復還,
翠蛾幽怨水云間。
昨夜月明湘浦宿,
閨中珂珮度空山。
詩意是講述了一個傳說中的古代帝王虞帝南游后再也沒有歸來的故事。詩中的翠蛾指的是女子,她在水云之間流露出幽怨之情。而本詩的情景為家中的女子在昨夜的明月下,懷念遠方的戀人,她佩戴著珍貴的珂珮,徘徊于空山之間。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景色和女子的心情,展示了湘南地區的美景以及女子對遠方戀人的思念之情。雖然虞帝南游不復歸來的傳說可能只是一個引子,但其所引發的情感卻是詩的重點。詩人通過描寫女子的心情表達了她對遠方戀人的深深思念和渴望。
同時,通過描寫湘南的月光和美景,詩人給詩增添了一種詩意的氛圍。湘南的湖泊和山川景致與女子的情感形成了對比,體現了情感的深刻和美景的廣闊。
總之,《湘南曲》通過細膩而抒情的描寫,展示了湘南的美景和女子對遠方戀人的思念之情,給人一種深深的感動。
“虞帝南游不復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ng nán qǔ
湘南曲
yú dì nán yóu bù fù huán, cuì é yōu yuàn shuǐ yún jiān.
虞帝南游不復還,翠蛾幽怨水云間。
zuó yè yuè míng xiāng pǔ sù, guī zhōng kē pèi dù kōng shān.
昨夜月明湘浦宿,閨中珂珮度空山。
“虞帝南游不復還”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