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對白桂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老對白桂花”全詩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句》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句》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陳與義。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句》
老對白桂花,
寒聲共一家。
不語知何意,
相思自是他。
譯文:
老年人對白色桂花,
寒風聲音共同居住。
不言語,卻懂何意,
相思之情只屬于他。
詩意:
這首詩以老年人對白色桂花的描寫為主題,表達了一種深情厚意的情感。寒風聲音代表了歲月的流逝,老人與桂花共同面對寒冷的環境,彼此之間有一種默契和理解。雖然他們不用言語交流,卻能夠感受到彼此的心意,并且在相思之情中找到了共鳴。整首詩透露出對歲月流轉中的情感交融和生命的深度體悟。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沉的情感,通過對老人和白桂花的對比描寫,展現了歲月的無情和人生的感慨。老人與白桂花都是歲月的見證者,它們共同面對著寒冷的環境,但卻沒有放棄對美好的追求。詩中的桂花象征著美麗和純潔,而老人則代表著智慧和經歷,二者相互映襯,形成了一種深厚的情感共鳴。
詩中的“不語知何意”表達了一種默契和心靈的交流,不需要言語,他們彼此間默默地理解對方的內心世界。這種默契和感悟使得他們之間的相思之情更加深刻和真摯。
整首詩篇簡短而精煉,運用了寥寥數語展現出深沉的情感和人生的感慨。通過對老人和桂花的描寫,詩人成功地傳達了歲月流轉中的情感交融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這首詩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表達方式,給讀者留下了深思和回味的空間。
“老對白桂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ù
句
lǎo duì bái guì huā.
老對白桂花。
“老對白桂花”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