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樹連空寫素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草樹連空寫素屏”全詩
夢境了知非有實,醉鄉不入自常醒。
樓臺近水涵明鑒,草樹連空寫素屏。
物象自堪供客眼,未須覓句戶長扃。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寺居》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寺居》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陳與義。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寺廟住處,清晨聽到一聲牛鳴,
一時間,戰亂的聲音停止了。
夢境中明白無物可得,
陶醉的心無法進入現實。
樓臺靠近水邊,水中倒映著明亮的景色,
草木連綿,寫出了屏風的素凈。
物象本身就能滿足客人的眼目,
無需尋找華麗的辭藻。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身居寺廟,遠離塵囂的寧靜之感。詩中的牛鳴聲象征著紛亂的戰亂聲,而在寺廟中,這樣的聲音被遠離,給人一種和平寧靜的感覺。作者認識到夢境只是虛幻,不能真正得到實在的東西。他醉心于自己的幻想和夢境,但也意識到這些幻想無法融入現實生活,時刻保持警覺。樓臺靠近水邊,景色明亮,給人以寧靜、美好的感受。草木連綿,寫出了屏風一樣的素凈景色,不需要華麗的辭藻來裝飾。作者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寺廟環境,表達了對寧靜、清凈生活的向往,以及對現實與夢幻之間的矛盾和反思。
整首詩詞以簡潔、清新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于安靜、寧和的寺廟生活的理解和思考,同時也表達了對現實世界和夢幻之間的矛盾情感的思考。詩中的景色描寫具有畫面感,給人以美好、寧靜的感覺,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對于寺廟生活和自然景色的贊美和渴望。
“草樹連空寫素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ì jū
寺居
zhāo tí yuǎn zhàn yī niú míng, zǔ jué gān gē dé zàn jīng.
招提遠占一牛鳴,阻絕干戈得暫經。
mèng jìng le zhī fēi yǒu shí, zuì xiāng bù rù zì cháng xǐng.
夢境了知非有實,醉鄉不入自常醒。
lóu tái jìn shuǐ hán míng jiàn, cǎo shù lián kōng xiě sù píng.
樓臺近水涵明鑒,草樹連空寫素屏。
wù xiàng zì kān gōng kè yǎn, wèi xū mì jù hù cháng jiōng.
物象自堪供客眼,未須覓句戶長扃。
“草樹連空寫素屏”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