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葉漫山錫杖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黃葉漫山錫杖飛”全詩
十年依舊雙瞳碧,萬里今持一笑歸。
鼠目向來吾自了,龜腸從與世相違。
酒酣更欲煩公說,黃葉漫山錫杖飛。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送善相僧超然歸廬山》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善相僧超然歸廬山》是宋代陳與義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九疊峰前遠離塵世的法師,
長安的塵埃染污了他的坐禪衣。
十年過去,他的雙眼依舊碧綠明亮,
他帶著微笑,行走萬里歸來。
他的眼神從未被俗世所迷惑,
他的心境與世間背道而馳。
醉意漸濃,他更想向公眾述說,
黃葉紛飛,他的僧杖飛翔山間。
詩意:
《送善相僧超然歸廬山》描繪了一位離開塵世的僧人的形象,他背離了繁華喧囂的長安城,遠離塵埃,回歸廬山。他經歷了長達十年的禪修,卻依然保持著寧靜明亮的雙眼和微笑。他的眼神清澈純凈,沒有被世俗的誘惑所迷惑,內心與世俗背道而馳。在酒興漸濃之際,他更渴望與人們分享自己的體悟和心得。黃葉飄落,他的僧杖在山間翱翔,象征他歸去的路途。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僧人的描繪,展現了一種超然離世的美好境界。法師超脫了塵世的煩惱,回歸到大自然的懷抱中。他的雙眼碧綠明亮,代表他內心的寧靜與清明,十年的禪修使得他的心境更加純凈。他的眼神不受外界干擾,自有一份超然的自在。詩中的酒酣一詞,表達了法師內心的愿望,他希望能與公眾分享自己的體悟和領悟,傳達禪宗的智慧與慈悲。最后,黃葉漫山和飛翔的僧杖,象征著法師歸去的路途,也展示了他與大自然的和諧相融。
整首詩詞充滿了禪宗的意境,表達了遠離塵囂、超脫世俗的追求。通過法師的形象,詩人呈現了一種內心的寧靜與超然,以及對禪修、智慧和慈悲的追求。這首詩詞抒發了對清凈境界的向往,啟迪人們追求心靈自由和內心平靜的意愿。
“黃葉漫山錫杖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hàn xiāng sēng chāo rán guī lú shān
送善相僧超然歸廬山
jiǔ dié fēng qián yuǎn fǎ shī, cháng ān chén rǎn zuò chán yī.
九疊峰前遠法師,長安塵染坐禪衣。
shí nián yī jiù shuāng tóng bì, wàn lǐ jīn chí yī xiào guī.
十年依舊雙瞳碧,萬里今持一笑歸。
shǔ mù xiàng lái wú zì le, guī cháng cóng yǔ shì xiàng wéi.
鼠目向來吾自了,龜腸從與世相違。
jiǔ hān gèng yù fán gōng shuō, huáng yè màn shān xī zhàng fēi.
酒酣更欲煩公說,黃葉漫山錫杖飛。
“黃葉漫山錫杖飛”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