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獨冷一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豈獨冷一念”全詩
斜暉射殘雪,巖谷遍晶熒。
鴉鳴山寂寂,意迥川冥冥。
乘興欲窮討,會心還少停。
新晴遠村白,薄暮群峰青。
危途通仙境,勝日行畫屏。
豈獨冷一念,將期朝百靈。
不同南澗詠,悲慨滿中扃。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游東巖》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東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陳與義。以下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散策東巖路,
我漫步在東巖的小路上,
夢中曾記經。
在夢里我曾游歷過這里。
斜暉射殘雪,
夕陽的余輝照射在殘雪上,
巖谷遍晶熒。
山谷中閃爍著晶瑩的光芒。
鴉鳴山寂寂,
烏鴉在山間鳴叫,寂靜無人。
意迥川冥冥。
思緒如此遙遠,感悟深沉。
乘興欲窮討,
我滿心興致,渴望去探索,
會心還少停。
心有所得,卻又不愿停留。
新晴遠村白,
晴朗的天空下,遠處的村莊潔白如雪,
薄暮群峰青。
黃昏時分,群山呈現出深邃的青色。
危途通仙境,
險峻的道路通向仙境,
勝日行畫屏。
陽光照耀下,景色如同畫屏般美麗。
豈獨冷一念,
不只是感到一絲寒冷之意,
將期朝百靈。
希望與百靈鳥相遇。
不同南澗詠,
與以往南澗的歌詠不同,
悲慨滿中扃。
心中充滿悲哀和感慨。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游覽東巖的過程中的心境和感受。作者在山間小路上漫步,回憶起夢中的經歷。他觀賞到夕陽的余輝照射在殘雪上,山谷中閃爍著晶瑩的光芒,感嘆大自然的美麗。烏鴉的鳴叫和山間的寂靜使得作者的思緒更加深邃。他滿懷興致,渴望去探索更多的事物,但又不愿停留。在晴朗的天空和群山的映襯下,他感受到了仙境般的美景。然而,他心中除了對美景的贊嘆之外,還有一絲寒冷之感,同時希望與百靈鳥相遇。最后,作者表達了與以往南澗的歌詠不同的心境,充滿了悲哀和感慨。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作者游覽東巖的情景和內心的感受。通過山水景色的描寫和對自然的感悟,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人生的思考。整首詩詞給人以寧靜、深沉和思索的感覺,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和人生哲理的獨特領悟。
“豈獨冷一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dōng yán
游東巖
sàn cè dōng yán lù, mèng zhōng céng jì jīng.
散策東巖路,夢中曾記經。
xié huī shè cán xuě, yán gǔ biàn jīng yíng.
斜暉射殘雪,巖谷遍晶熒。
yā míng shān jì jì, yì jiǒng chuān míng míng.
鴉鳴山寂寂,意迥川冥冥。
chéng xìng yù qióng tǎo, huì xīn hái shǎo tíng.
乘興欲窮討,會心還少停。
xīn qíng yuǎn cūn bái, bó mù qún fēng qīng.
新晴遠村白,薄暮群峰青。
wēi tú tōng xiān jìng, shèng rì xíng huà píng.
危途通仙境,勝日行畫屏。
qǐ dú lěng yī niàn, jiāng qī cháo bǎi líng.
豈獨冷一念,將期朝百靈。
bù tóng nán jiàn yǒng, bēi kǎi mǎn zhōng jiōng.
不同南澗詠,悲慨滿中扃。
“豈獨冷一念”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七霰 (仄韻) 去聲十七霰 (仄韻) 去聲二十九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