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檠未盡殘年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短檠未盡殘年債”全詩
短檠未盡殘年債,欲問班生試借書。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題繼祖蟠室三首》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繼祖蟠室三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陳與義。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萬卷吾今一字無,打包隨處野僧如。
短檠未盡殘年債,欲問班生試借書。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內心對于讀書的追求和渴望,同時也顯露出他對于自己在學問上的不足之處的自嘲和無奈。詩中提到了借書和與人交流學問的愿望。
賞析:
這首詩詞反映了宋代士人對于讀書的珍視和對學問的渴望。首先,詩人自稱"萬卷吾今一字無",表示自己在龐大的書海中,盡管讀了很多書,卻沒有取得什么成果,一字也沒有留下。這種自嘲的態度反映了詩人對于自己在學問上的不足之處的認識,展現出一種謙虛的品質。
然后,詩中提到了"打包隨處野僧如",表達了詩人希望能夠與隨處游蕩的僧人一同行走,跋山涉水,尋找知識的愿望。野僧象征著自由和無拘束的生活方式,與現實社會中的束縛相對應。通過與僧人的結合,詩人渴望能夠追求真理、修養自己的精神世界。
接著,詩中提到了"短檠未盡殘年債,欲問班生試借書",表達了詩人對于借書向他人求教的愿望。短檠指的是陳與義自己的家庭貧困,未盡殘年債則是指還有很多未償還的債務。這里的借書不僅是為了解決自己知識的缺陷,也是為了彌補自己在社會上的不足,向他人請教以求得更多的學問。
整首詩以自嘲和自省的口吻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學問欠缺的認識,同時又表達了他對于追求學問和知識的熱切渴望。在這種情感的推動下,他希望能夠與自由自在的僧人結伴同行,同時也期望通過向他人借書求教來彌補自己的不足。這首詩詞既表達了作者個人的心聲,也反映了當時士人在學識追求和與人交流方面的普遍心態。
“短檠未盡殘年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jì zǔ pán shì sān shǒu
題繼祖蟠室三首
wàn juǎn wú jīn yī zì wú, dǎ bāo suí chù yě sēng rú.
萬卷吾今一字無,打包隨處野僧如。
duǎn qíng wèi jǐn cán nián zhài, yù wèn bān shēng shì jiè shū.
短檠未盡殘年債,欲問班生試借書。
“短檠未盡殘年債”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卦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