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供獨殷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修供獨殷勤”全詩
半天拍闌干,驚倒地上人。
風從萬里來,老夫方岸巾。
荒荒春浮木,浩浩空納塵。
夕陽差萬瓦,赤鯉欲動鱗。
須臾暮煙合,青魴映奫淪。
萬化本日馳,高處覺眼新。
借問龕中仙,坐穩今幾辰。
俗子書滿壁,澹然不生嗔。
唯有太行山,修供獨殷勤。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登天清寺塔》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登天清寺塔》是宋代詩人陳與義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不計較腳步,攀爬梯子受了點苦。半天時間拍打欄桿,把站在地上的人嚇倒了。風從萬里而來,我這老人戴著斗笠。荒涼的春天漂浮著木頭,浩大的空間收納了塵埃。夕陽照耀下,紅鯉魚欲動鱗片。轉眼間,夜幕降臨,青魴魚在黑暗中映照著淪陷之景。世間的變化每天都在迅速前進,站在高處我感到眼界的新穎。請問龕中的仙人,您坐穩了嗎?如今過了幾個時辰?俗世的人寫滿了壁上的字,我寧靜地坐著,不生氣惱。只有太行山,我特別恭敬地供奉。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作者登上天清寺塔的經歷為主線,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物和人生的感悟。作者攀爬塔樓,展望遠方,感嘆風從千里而來,自己已經年老,但心境仍然寬廣。他觀察到春天的浮木、空氣中的塵埃,以及夕陽下鯉魚欲動的景象,感嘆世事的變幻和光陰的飛逝。然而,作者并不為世俗的紛擾所動,他只專注于太行山的虔誠供奉。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登天清寺塔的經歷,并通過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詩中運用了一系列自然景物的描繪,如風、木頭、塵埃、夕陽和魚,以及對時間流逝和世事變幻的感嘆,展示了作者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與此同時,詩中也表達了作者對宗教信仰的虔誠態度,尤其是對太行山的供奉,顯示了作者對信仰的堅守和安寧。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個人經歷的描寫,融合了感慨和虔誠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對世間萬象的深入思考,以及對宗教信仰的忠誠。整首詩意境清新,語言簡練,給人以平和寧靜之感,讀者可以從中找到對生活和世界的思考和啟示。
“修供獨殷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tiān qīng sì tǎ
登天清寺塔
wèi yǎn bù jì jiǎo, pān tī shòu wēi xīn.
為眼不計腳,攀梯受微辛。
bàn tiān pāi lán gān, jīng dǎo dì shàng rén.
半天拍闌干,驚倒地上人。
fēng cóng wàn lǐ lái, lǎo fū fāng àn jīn.
風從萬里來,老夫方岸巾。
huāng huāng chūn fú mù, hào hào kōng nà chén.
荒荒春浮木,浩浩空納塵。
xī yáng chà wàn wǎ, chì lǐ yù dòng lín.
夕陽差萬瓦,赤鯉欲動鱗。
xū yú mù yān hé, qīng fáng yìng yūn lún.
須臾暮煙合,青魴映奫淪。
wàn huà běn rì chí, gāo chù jué yǎn xīn.
萬化本日馳,高處覺眼新。
jiè wèn kān zhōng xiān, zuò wěn jīn jǐ chén.
借問龕中仙,坐穩今幾辰。
sú zǐ shū mǎn bì, dàn rán bù shēng chēn.
俗子書滿壁,澹然不生嗔。
wéi yǒu tài háng shān, xiū gōng dú yīn qín.
唯有太行山,修供獨殷勤。
“修供獨殷勤”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