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風吹醉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水風吹醉顏”全詩
誰使翁迎客,應聞屐響山。
占年又得熟,勸我不須還。
村酒困壯士,水風吹醉顏。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洛頭書事》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洛頭書事》是宋代詩人陳與義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綸巾古鶴氅,
日暮槲林間。
誰使翁迎客,
應聞屐響山。
占年又得熟,
勸我不須還。
村酒困壯士,
水風吹醉顏。
中文譯文:
穿著絲綢巾和古老的鶴氅,
太陽落山時在槲樹林間。
是誰派人前來迎接賓客,
應該能聽到山間傳來的腳步聲。
年歲已經漸漸成熟,
勸我不必再回家。
鄉村的酒使勇士疲憊,
水風吹散了我的醉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夕陽下的景色和情感。詩人描述了自己穿著絲綢巾和古老的鶴氅,站在槲樹林間,迎接賓客的場景。他想知道是誰派來的人來迎接賓客,又應該能聽到山間傳來的腳步聲。這里通過描寫景物和聲音,表現了詩人對迎客的期待和好奇。
接下來,詩人提到自己的年歲已經漸漸成熟,有人勸他不必再回家。這可能意味著詩人在外奔波已久,年歲漸長,有人勸他留下來,不要再返鄉。
最后兩句描述了鄉村的酒使勇士疲憊,水風吹醉顏。這表明詩人曾經在鄉村的酒宴中痛飲過,醉得面龐紅潤。詩中的酒和風成為了詩人放松身心的象征。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迎客場景的期待和好奇,同時也流露出對家鄉和鄉村生活的思念之情。通過對景物、聲音和情感的描繪,詩人將自己的心情與自然環境相融合,展現了宋代文人的閑適和淡泊情懷。
“水風吹醉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uò tóu shū shì
洛頭書事
guān jīn gǔ hè chǎng, rì mù hú lín jiān.
綸巾古鶴氅,日暮槲林間。
shuí shǐ wēng yíng kè, yīng wén jī xiǎng shān.
誰使翁迎客,應聞屐響山。
zhàn nián yòu dé shú, quàn wǒ bù xū hái.
占年又得熟,勸我不須還。
cūn jiǔ kùn zhuàng shì, shuǐ fēng chuī zuì yán.
村酒困壯士,水風吹醉顏。
“水風吹醉顏”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