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笛西風夜倚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笛西風夜倚樓”全詩
多少巫山舊家事,老來分付水東流。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和顏持約》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顏持約》是宋代詩人陳與義所寫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寒秋垂釣的景象,抒發了對歲月流轉和人生無常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半篙寒碧秋垂釣,
一笛西風夜倚樓。
多少巫山舊家事,
老來分付水東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垂釣的情景為背景,意境清幽。"半篙寒碧秋垂釣"描繪了一個秋天傍晚的景象,只見寒風吹拂著碧綠的江水,漁夫在船上垂釣。"一笛西風夜倚樓"表現了秋夜的寂靜,風從西方吹來,詩人獨自倚在樓上吹起了笛子。
接下來的兩句"多少巫山舊家事,老來分付水東流"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歲月的回憶和對人生無常的思考。"巫山舊家事"指的是過去發生在巫山的家族事務,象征著過去的往事和個人經歷。"老來分付水東流"表明詩人已經老去,他將自己的人生經歷托付給了東流的水,意味著時光的流逝和個人的無常。
整首詩抒發了對歲月流轉和人生無常的感慨,以垂釣和吹笛的景象作為情感的載體,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生命的思考和對過去的回憶,展示了詩人對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一笛西風夜倚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yán chí yuē
和顏持約
bàn gāo hán bì qiū chuí diào, yī dí xī fēng yè yǐ lóu.
半篙寒碧秋垂釣,一笛西風夜倚樓。
duō shǎo wū shān jiù jiā shì, lǎo lái fēn fù shuǐ dōng liú.
多少巫山舊家事,老來分付水東流。
“一笛西風夜倚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