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疑芍藥再飛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又疑芍藥再飛紅”全詩
妖嬈不辨桑間女,蔽芾深迷苧下翁。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紅葵》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紅葵》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陳與義。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紅葵
恐是牡丹重換紫,又疑芍藥再飛紅。
妖嬈不辨桑間女,蔽芾深迷苧下翁。
中文譯文:
紅葵花
或許牡丹已然轉紫,又懷疑芍藥再度飛紅。
妖艷的花朵無法辨別是桑間的女子,而深深迷失在苧下的老人身旁。
詩意:
這首詩以紅葵花為主題,通過描繪花朵的色彩變化和形態,表達了對于時間流轉和生命變遷的思考。作者以牡丹和芍藥作為象征,描述了花朵的轉變,暗示了人世間的變幻無常。詩中還出現了妖嬈的花朵和難以辨別的女子,以及深深迷失在苧下的老人,這些形象增添了神秘感和幻覺的色彩。
賞析:
《紅葵》這首詩詞以色彩和意象的變化展示了生命的無常和人生的不確定性。牡丹和芍藥作為傳統文化中常見的花卉,在中國文學中往往象征著美麗與富貴。然而,詩中的牡丹轉紫、芍藥再紅的描述,展示了事物本性的變化和不可預測性。這種變幻無常的意象,使人不禁思考人生的起伏和轉變。
詩中的妖嬈花朵和難以辨別的女子,以及深深迷失在苧下的老人,給人一種幻覺和迷離的感覺。這些形象的出現,進一步強調了人生世界的不確定性和多變性。作者通過這些意象,表達了對于生命和時間的深思熟慮。
整首詩用簡潔而富有想象力的語言,描繪了花朵的變化和人生的無常。通過對花朵的觀察和描繪,詩人引發讀者對于生命和時間的思考,表達了對于變幻無常的世界的感慨和領悟。整首詩情感飽滿,意境深遠,給人以沉思和啟示。
“又疑芍藥再飛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óng kuí
紅葵
kǒng shì mǔ dān zhòng huàn zǐ, yòu yí sháo yào zài fēi hóng.
恐是牡丹重換紫,又疑芍藥再飛紅。
yāo ráo bù biàn sāng jiān nǚ, bì fèi shēn mí níng xià wēng.
妖嬈不辨桑間女,蔽芾深迷苧下翁。
“又疑芍藥再飛紅”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