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聞雁響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時聞雁響高”全詩
家為朋徒罄,心緣翰墨勞。
夜寒銷臘酒,霜冷重綈袍。
醉臥西窗下,時聞雁響高。
分類:
作者簡介(戎昱)
戎昱,(744~800)唐代詩人。荊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風(今屬陜西)。少年舉進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進士。寶應元年(762),從滑州、洛陽西行,經華陰,遇見王季友,同賦《苦哉行》。大歷二年(767)秋回故鄉,在荊南節度使衛伯玉幕府中任從事。后流寓湖南,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長安,任侍御史。翌年貶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職,流寓桂州而終。中唐前期比較注重反映現實的詩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寫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羈旅游宦、感傷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臘夜》較有名。
《冬夜宴梁十三廳》戎昱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冬夜宴梁十三廳》是唐代詩人戎昱的作品。詩中描寫了作者與故友在寒冷的冬夜里共聚一堂,舉杯暢敘友情。詩意深沉,展現出詩人對朋友情誼的珍視和對聚會的喜悅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故人能愛客,秉燭會吾曹。
我的故友懂得款待客人,點燃蠟燭與我們共聚。
家為朋徒罄,心緣翰墨勞。
他家中用盡了一切招待朋友的物品,他的心思都放在文學創作上。
夜寒銷臘酒,霜冷重綈袍。
寒夜里暖和的蠟燭將酒溫熱,身上穿著厚厚的絨袍抵御冰霜寒氣。
醉臥西窗下,時聞雁響高。
喝得酩酊大醉后倒在西窗下,偶爾聽到高空中雁群的呼喚聲音。
詩人通過寫冬夜宴會的場景,表達了與故友聚會的情景和自己的情感體驗。詩中幾個動詞的使用,如“能愛客”、“秉燭會吾曹”,展示了詩人對故友的敬重和珍視。描寫夜寒與酒的溫暖對比,以及重綈袍抵御冰霜的畫面,增加了氣氛的寒冷感,同時也凸顯了友情的溫暖及酒的舒適與慰藉。最后,詩人醉了之后倒在窗邊,仍能時聞高空中雁群的呼喚聲,似乎表達了他內心深處對自由和遠方的向往。
整首詩以簡潔的文字刻畫出了友情和詩人的內心情感,給人一種寧靜而溫馨的美感。通過對寒冷冬夜中的聚會的描寫,詩人展示了對友誼的珍視和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遠方的向往。整首詩給人以溫暖和舒適的感覺,也讓人感受到了友誼的力量和詩人對自由的追求。
“時聞雁響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yè yàn liáng shí sān tīng
冬夜宴梁十三廳
gù rén néng ài kè, bǐng zhú huì wú cáo.
故人能愛客,秉燭會吾曹。
jiā wèi péng tú qìng, xīn yuán hàn mò láo.
家為朋徒罄,心緣翰墨勞。
yè hán xiāo là jiǔ, shuāng lěng zhòng tí páo.
夜寒銷臘酒,霜冷重綈袍。
zuì wò xī chuāng xià, shí wén yàn xiǎng gāo.
醉臥西窗下,時聞雁響高。
“時聞雁響高”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四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