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路隔生新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竹林路隔生新水”全詩
容易江邊欺客袂,分明沙際濕年華。
竹林路隔生新水,古渡船空集亂鴉。
未暇獨憂巾一角,西溪當有續開花。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立春日雨》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立春日雨》是一首宋代詩詞,由陳與義創作。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衡山孫下春日雨,
遠映青山絲樣斜。
容易江邊欺客袂,
分明沙際濕年華。
竹林路隔生新水,
古渡船空集亂鴉。
未暇獨憂巾一角,
西溪當有續開花。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立春時的雨景,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春天的期盼和對生活的感悟。詩中表現出了雨后山水的獨特美感,以及對江邊景色和人生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衡山孫下的景色作為背景,通過雨水的描繪展示出山水之間的韻味。首句“衡山孫下春日雨”,通過“春日雨”的描繪,將衡山孫下的景色與春天聯系起來,營造出一種清新的氛圍。接著,“遠映青山絲樣斜”,通過遠處的青山在雨中的倒影,給人一種意境模糊、柔美的感覺。
下半首描寫了江邊的景色,作者說“容易江邊欺客袂”,表達了江邊的雨水易于濕透行人的衣袖,這種景象與江邊的幽靜和寂寞形成了對比。接著,“分明沙際濕年華”,描述了雨水在沙灘上的痕跡,暗示了光陰易逝的意味。
第三節描寫了竹林和古渡,表現了自然的變化和人生的起伏。竹林與新水相隔,意味著新生事物的出現,而古渡上空聚集的亂鴉,則為古樸的景色增添了一絲煙雨的意味。
最后兩句“未暇獨憂巾一角,西溪當有續開花”,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期望和希冀。未來的西溪將會綻放新的花朵,這里可以理解為對未來美好的向往和信心。
整首詩以描繪自然景物為主線,通過對雨水、山水、江邊、竹林和古渡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美好期待和對人生的思考。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境的營造,讓讀者感受到了一種靜謐、清新的情感,同時也引發了對自然和生活的深思。
“竹林路隔生新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ì chūn rì yǔ
立春日雨
héng shān sūn xià chūn rì yǔ, yuǎn yìng qīng shān sī yàng xié.
衡山孫下春日雨,遠映青山絲樣斜。
róng yì jiāng biān qī kè mèi, fēn míng shā jì shī nián huá.
容易江邊欺客袂,分明沙際濕年華。
zhú lín lù gé shēng xīn shuǐ, gǔ dù chuán kōng jí luàn yā.
竹林路隔生新水,古渡船空集亂鴉。
wèi xiá dú yōu jīn yī jiǎo, xī xī dāng yǒu xù kāi huā.
未暇獨憂巾一角,西溪當有續開花。
“竹林路隔生新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