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殘雪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春生殘雪外”全詩
春生殘雪外,酒盡落梅時。
白日山川映,青天草木宜。
年華不負客,一一入吾詩。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年華》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年華》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陳與義。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年華
去國頻更歲,為官不救饑。
春生殘雪外,酒盡落梅時。
白日山川映,青天草木宜。
年華不負客,一一入吾詩。
譯文:
歲月流逝,我頻繁離開故鄉,歲月更替。雖然擔任官職,卻不能解救百姓的饑餓之苦。
春天在殘雪的外面誕生,酒喝盡時正值梅花凋落的時節。
陽光照耀下的山川與青天下的草木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歲月不辜負我這個行旅之人,一一將所見所聞融入我的詩篇之中。
詩意和賞析:
《年華》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陳與義在歲月中的感慨和心境。首先,他表達了對離鄉背井的痛苦和對官員身份的無奈。雖然他身為官員,卻無法解決民眾的饑餓問題,這使得他對自己的職責和能力感到無奈和失望。
其次,詩中描繪了春天的景色。春天是生機勃發的季節,然而,殘雪仍未完全融化,梅花已經凋謝。這種景象烘托了歲月的流轉和無常,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暫和人事的變遷。
接著,作者通過描繪陽光照耀下的山川和青天中的草木,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山川的景色、天空的藍色與青綠的草木相互映襯,形成了和諧的畫面。這種景象使得作者感到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如此宜人和美好。
最后,作者表示歲月不會辜負他這個行旅之人,他將所見所聞都融入了自己的詩篇之中。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詩歌的熱愛和對歲月流逝的把握,他通過詩歌將自己的經歷和感悟傳達給讀者,使得歲月中的點滴都有了永恒的意義。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年華》通過對歲月流逝、離鄉背井、自然美景和詩歌創作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短暫和人事變遷的思考,以及對自然美妙和詩歌表達力量的贊美。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和抒發思想的同時,也傳達了對藝術創作的熱愛和對詩歌意義的追求。
“春生殘雪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ián huá
年華
qù guó pín gèng suì, wèi guān bù jiù jī.
去國頻更歲,為官不救饑。
chūn shēng cán xuě wài, jiǔ jǐn luò méi shí.
春生殘雪外,酒盡落梅時。
bái rì shān chuān yìng, qīng tiān cǎo mù yí.
白日山川映,青天草木宜。
nián huá bù fù kè, yī yī rù wú shī.
年華不負客,一一入吾詩。
“春生殘雪外”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