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林白翻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半林白翻翻”全詩
微吹度修竹,半林白翻翻。
日暮紛物態,山空銷客魂。
惜無一樽酒,與子醉中言。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同信道晚登古原》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同信道晚登古原》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陳與義。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幽懷忽牢落,
起望登古原。
微吹度修竹,
半林白翻翻。
日暮紛物態,
山空銷客魂。
惜無一樽酒,
與子醉中言。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陳與義在黃昏時分登上古老的原野,心境幽寂而深沉。他的思緒突然變得困頓而深沉,但仍然抬頭望向遠方的古原。微風輕拂修竹,一片竹林在微風中搖曳不定。夕陽西下,光線逐漸黯淡,山巒漸漸消隱,這一切使得他的心靈感到空虛而寂寞。他遺憾沒有一瓶酒,無法與同伴共飲,借酒消愁。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對逝去時光的懷念。詩中的古原象征著歲月的滄桑,作者的登臨則顯示了他對歷史的敬仰和對自然的抒發。修竹搖曳和山巒消隱,形容了景色的變幻和作者心情的起伏。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遺憾之情,他希望能與朋友共享美酒,借酒消愁,但遺憾的是他身邊沒有酒,只能與心靈中的伴侶傾訴。
整首詩通過景物的描寫和作者的內心感受,展現了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歡樂的向往。作者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自己的情感,使讀者在閱讀時能夠感受到他內心的孤獨和對美好時光的向往,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半林白翻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xìn dào wǎn dēng gǔ yuán
同信道晚登古原
yōu huái hū láo luò, qǐ wàng dēng gǔ yuán.
幽懷忽牢落,起望登古原。
wēi chuī dù xiū zhú, bàn lín bái fān fān.
微吹度修竹,半林白翻翻。
rì mù fēn wù tài, shān kōng xiāo kè hún.
日暮紛物態,山空銷客魂。
xī wú yī zūn jiǔ, yǔ zi zuì zhōng yán.
惜無一樽酒,與子醉中言。
“半林白翻翻”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