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八月楓葉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江城八月楓葉凋”全詩
秋雨留人意戀戀,水風泛樹聲蕭蕭。
綸巾老子無遠策,長作東西南北客。
不如何遜在揚州,坐待梅花映妝額。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欲離均陽而雨不止書八句寄何子應》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欲離均陽而雨不止書八句寄何子應》是宋代陳與義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想離開均陽,卻下起了連綿不斷的雨,寫下這八句詩寄給何子應。
江城八月,楓葉凋零,城頭傳來吟詩聲,江水泛動,搖搖欲墜。
秋雨不停,讓人心情郁結,水風吹拂,樹葉飄零,聲音凄涼。
我年紀已大,沒有遠大的理想,只是四處漂泊,東西南北都是客人。
不如何遜那樣在揚州安居,靜待梅花綻放,映在你嬌美的額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離愁別緒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離別和流離失所的無奈和痛苦之情。
詩的開頭,詩人表達了自己本想離開均陽的愿望,但卻下起了連綿不斷的雨,使得離別變得更加困難。接下來,詩人以江城八月的景象為背景,描繪了楓葉凋零的景象,并描述城頭傳來吟詩聲,表現出城市的繁忙與動蕩。
接著,詩人以秋雨的形式,表達了自己內心的郁結和思念之情。水風吹拂,樹葉飄零,呈現出凄涼的景象,增加了離別的傷感。
在下半部分,詩人自述年紀已大,沒有遠大的理想,只能四處漂泊,成為東西南北的過客。這表達了詩人的迷茫和無奈,對于生活的不確定性和無依無靠的狀態。
最后兩句以對比的方式呈現了詩人內心的向往與現實的落差。詩人認為自己不如何遜那樣在揚州安居,等待梅花的綻放,映照在心愛的人的額上。這是對于安定生活和愛情美好的向往,同時也展示了詩人對于現實的不滿和無奈。
整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和抒發內心情感,表達了詩人對于離別和漂泊生活的痛苦與迷茫,以及對于安定和愛情的向往和渴望。
“江城八月楓葉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lí jūn yáng ér yǔ bù zhǐ shū bā jù jì hé zi yīng
欲離均陽而雨不止書八句寄何子應
jiāng chéng bā yuè fēng yè diāo, chéng tóu ó shī jiāng dòng yáo.
江城八月楓葉凋,城頭哦詩江動搖。
qiū yǔ liú rén yì liàn liàn, shuǐ fēng fàn shù shēng xiāo xiāo.
秋雨留人意戀戀,水風泛樹聲蕭蕭。
guān jīn lǎo zi wú yuǎn cè, zhǎng zuò dōng xī nán běi kè.
綸巾老子無遠策,長作東西南北客。
bù rú hé xùn zài yáng zhōu, zuò dài méi huā yìng zhuāng é.
不如何遜在揚州,坐待梅花映妝額。
“江城八月楓葉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