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也安眠送余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臣也安眠送余日”全詩
巴陵十月江不平,萬里北風吹客倒。
洞庭葉稀秋聲歇,黃帝樂罷川杲杲。
君山偃蹇橫歲暮,天映湖南白如掃。
人世多違壯士悲,干戈未定書生老。
揚州云氣郁不動,白首頻回費私禱。
后勝誤齊已莫追,范蠡圖越當若為。
皇天豈無悔禍意,君子慎惜經綸時。
愿聞群公張王室,臣也安眠送余日。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居夷行》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居夷行》是宋代詩人陳與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遭亂始知承平樂,
居夷更覺中原好。
巴陵十月江不平,
萬里北風吹客倒。
洞庭葉稀秋聲歇,
黃帝樂罷川杲杲。
君山偃蹇橫歲暮,
天映湖南白如掃。
人世多違壯士悲,
干戈未定書生老。
揚州云氣郁不動,
白首頻回費私禱。
后勝誤齊已莫追,
范蠡圖越當若為。
皇天豈無悔禍意,
君子慎惜經綸時。
愿聞群公張王室,
臣也安眠送余日。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戰亂的感慨和對平安生活的向往。作者在遭受亂戰之后才真正體會到和平的樂趣,認為居住在平靜的地方才是最好的。詩中描繪了巴陵十月江水波濤洶涌,北風呼嘯,使人倒下。洞庭湖上的葉子稀疏,秋天的聲音消失,黃帝的樂曲停止,川流不息。君山在歲末黯然無光,天空映照著湖南的白色,如同被掃除一般。人世間壯士的悲哀常常被違背,戰爭的混亂使書生老去。揚州的云氣沉悶不動,老年人頻繁地回憶過去,費盡心思禱告。勝利之后卻誤殺了齊國的人,無法追悔,范蠡留下的圖謀越國的計劃似乎實現了。皇天并不是沒有后悔的意思,君子應當謹慎對待經綸之時。作者希望聽到群臣的聲音,詢問張王的家族情況,作為臣子,也希望能夠安然度過余生。
賞析:
《居夷行》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戰亂和平安生活的反思。詩中使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描寫,通過描繪江流、葉子、湖光等形象,展示了戰亂帶來的破壞和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作者通過對壯士和書生的對比,表達了對戰亂的痛惜和對和平的向往。最后幾句表達了對君主的期望,希望有明智的統治者能夠引領國家走向安寧。整首詩詞既有個人情感的抒發,又有對社會現象的思考,通過詩人的感嘆和呼吁,使讀者對和平的珍貴和戰亂的危害有所思考。
“臣也安眠送余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ū yí xíng
居夷行
zāo luàn shǐ zhī chéng píng lè, jū yí gèng jué zhōng yuán hǎo.
遭亂始知承平樂,居夷更覺中原好。
bā líng shí yuè jiāng bù píng, wàn lǐ běi fēng chuī kè dào.
巴陵十月江不平,萬里北風吹客倒。
dòng tíng yè xī qiū shēng xiē, huáng dì lè bà chuān gǎo gǎo.
洞庭葉稀秋聲歇,黃帝樂罷川杲杲。
jūn shān yǎn jiǎn héng suì mù, tiān yìng hú nán bái rú sǎo.
君山偃蹇橫歲暮,天映湖南白如掃。
rén shì duō wéi zhuàng shì bēi, gān gē wèi dìng shū shēng lǎo.
人世多違壯士悲,干戈未定書生老。
yáng zhōu yún qì yù bù dòng, bái shǒu pín huí fèi sī dǎo.
揚州云氣郁不動,白首頻回費私禱。
hòu shèng wù qí yǐ mò zhuī, fàn lǐ tú yuè dāng ruò wéi.
后勝誤齊已莫追,范蠡圖越當若為。
huáng tiān qǐ wú huǐ huò yì, jūn zǐ shèn xī jīng lún shí.
皇天豈無悔禍意,君子慎惜經綸時。
yuàn wén qún gōng zhāng wáng shì, chén yě ān mián sòng yú rì.
愿聞群公張王室,臣也安眠送余日。
“臣也安眠送余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