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貽子孫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勿貽子孫憂”全詩
扁舟石頭路,百函委湍流。
惠固有費,俛從諒何尤。
性也倘自異,卻之尚為優。
奈何負諾責,而令任沉浮。
天報在爾子,晚解桓溫仇。
答謝豈不審,何至空函投。
坐此竟棄絕,侘傺歸山丘。
乃知網恢恢,小惡靡不酬。
寄語輕薄子,勿貽子孫憂。
分類:
《讀史二首》周必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讀史二首》是宋代詩人周必大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洪喬晉名士,恥為致書郵。
扁舟石頭路,百函委湍流。
惠固有費,俛從諒何尤。
性也倘自異,卻之尚為優。
奈何負諾責,而令任沉浮。
天報在爾子,晚解桓溫仇。
答謝豈不審,何至空函投。
坐此竟棄絕,侘傺歸山丘。
乃知網恢恢,小惡靡不酬。
寄語輕薄子,勿貽子孫憂。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洪喬,一個在晉朝有名望的士人,因為恥于寫信通信而選擇寄書郵寄的場景。他乘坐小船在崎嶇的石頭路上行進,將一百封書函委托給湍急的河水。他感嘆自己的才學雖然有所成就,但性格與常人有所不同,所以選擇退隱而不是追逐名利。然而,他對自己違背諾言的行為感到內疚,因為他讓自己的才華隨波逐流。他相信天道會懲罰他,晚年解開了他與桓溫的仇恨。他感到遺憾的是,他的感謝之意沒有真正得到理解,只是空洞地寄出了感謝函。最終,他坐在山丘上,感到孤獨和悲傷。他明白了報應的道理,小小的惡行也不會逃脫懲罰。他寄語那些輕浮的人,不要給子孫帶來憂慮。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洪喬的故事,表達了詩人周必大對人生的思考和對道德的追求。洪喬作為一個有才學的士人,對于名利和權勢并不追求,選擇了隱逸退避。他對自己的行為有所疑慮,感到內疚和懊悔。詩中的"天報在爾子"表達了他對自己過去行為的反思,相信自己會受到天道的懲罰。然而,他的感謝并沒有得到真正的理解和回應,這讓他感到失望和孤獨。詩人通過洪喬的遭遇,強調了道德的普遍適用性,即小惡也會受到應有的懲罰。最后,詩人寄語那些輕浮的人,提醒他們不要為子孫留下憂慮,應該明辨是非,追求真正的道德和善行。
整首詩詞情感沉郁,表達了詩人對道德和人生的思考。通過洪喬的故事,詩人傳達了對誠信、責任和道德選擇的重要性的思考。
“勿貽子孫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shǐ èr shǒu
讀史二首
hóng qiáo jìn míng shì, chǐ wèi zhì shū yóu.
洪喬晉名士,恥為致書郵。
piān zhōu shí tou lù, bǎi hán wěi tuān liú.
扁舟石頭路,百函委湍流。
huì gù yǒu fèi, fǔ cóng liàng hé yóu.
惠固有費,俛從諒何尤。
xìng yě tǎng zì yì, què zhī shàng wèi yōu.
性也倘自異,卻之尚為優。
nài hé fù nuò zé, ér lìng rèn chén fú.
奈何負諾責,而令任沉浮。
tiān bào zài ěr zi, wǎn jiě huán wēn chóu.
天報在爾子,晚解桓溫仇。
dá xiè qǐ bù shěn, hé zhì kōng hán tóu.
答謝豈不審,何至空函投。
zuò cǐ jìng qì jué, chà chì guī shān qiū.
坐此竟棄絕,侘傺歸山丘。
nǎi zhī wǎng huī huī, xiǎo è mí bù chóu.
乃知網恢恢,小惡靡不酬。
jì yǔ qīng bó zi, wù yí zǐ sūn yōu.
寄語輕薄子,勿貽子孫憂。
“勿貽子孫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