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簡殘編已可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斷簡殘編已可披”全詩
五三載籍多為貴,九百虞初小不遺。
潤屋殊非阿堵物,傳家自是寧馨兒。
老來鉛槧心猶在,每憶讎書館殿時。
分類:
《寄題龍泉李氏萬卷堂》周必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題龍泉李氏萬卷堂》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周必大。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斷簡殘編已可披,
排簽插架有馀師。
五三載籍多為貴,
九百虞初小不遺。
潤屋殊非阿堵物,
傳家自是寧馨兒。
老來鉛槧心猶在,
每憶讎書館殿時。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龍泉李氏萬卷堂的景象,并表達了作者對書籍的珍貴與傳承的思考。詩人觸摸到了斷簡、殘編的書籍,感嘆它們已經可以展示出來供人閱讀。排列在書架上的簽子和插圖,使得書堂更加莊重美觀。五三載籍(指五十三年的收藏)中的書籍大多是珍貴的,九百虞初(指九百多年前的藏書)雖然較少,但也不容忽視。
詩人認為,書籍的保存并非簡單的堆積物品,而是傳承家族文化的重要財富。書籍給屋宇帶來的滋潤,與尋常的建筑材料有所不同。家族傳承的文化更是愉悅心靈的馨香。盡管年歲已高,但詩人的心仍然執著于書籍,每次回憶起曾經在書堂中閱讀的時光,心中的喜悅依然存在。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書籍珍貴價值的認識和對家族文化傳承的思考。詩人通過描繪龍泉李氏萬卷堂的景象,展示了書籍的珍貴和傳承的重要性。斷簡殘編是指古籍的殘缺,但即使是這些殘缺的書籍也已經能夠被展示出來供人閱讀,可見其價值不凡。排列在書架上的簽子和插圖使得書堂更加美觀,彰顯了書籍的尊貴地位。
詩人通過提到五三載籍和九百虞初,強調了這些收藏的書籍的珍貴性。詩人認為,書籍的保存并不僅僅是物質的堆積,而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潤屋殊非阿堵物,傳家自是寧馨兒,表達了書籍給房屋帶來的滋潤與家族文化傳承的重要性。詩人的心仍然執著于書籍,每次回憶起曾經在書堂中閱讀的時光,都能感受到心中的喜悅。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將作者對書籍珍貴價值的思考與對傳承文化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同時,詩人對于書籍的崇敬之情也引發了讀者對于知識、文化傳承的思考。
“斷簡殘編已可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tí lóng quán lǐ shì wàn juǎn táng
寄題龍泉李氏萬卷堂
duàn jiǎn cán biān yǐ kě pī, pái qiān chā jià yǒu yú shī.
斷簡殘編已可披,排簽插架有馀師。
wǔ sān zǎi jí duō wèi guì, jiǔ bǎi yú chū xiǎo bù yí.
五三載籍多為貴,九百虞初小不遺。
rùn wū shū fēi ē dǔ wù, chuán jiā zì shì níng xīn ér.
潤屋殊非阿堵物,傳家自是寧馨兒。
lǎo lái qiān qiàn xīn yóu zài, měi yì chóu shū guǎn diàn shí.
老來鉛槧心猶在,每憶讎書館殿時。
“斷簡殘編已可披”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